家门口也有好风景
前些年,不少人乐于跨省乃至跨国寻觅“诗和远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跨区域旅游行为明显减少,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则保持热度。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今年国庆假日期间,选择跨省游和省内跨市游的游客比例同比分别下降14.4个和9.5个百分点;本地游、周边游是广大居民出行首选,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时间宽裕的长假尚且如此,周末和小长假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应该看到,引导和促进本地游、周边游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以旅游大省陕西为例,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数为691.91万人次,仅有2019年同期的约十分之一。考虑到该省常住人口约4000万人,说明在外地游客大幅减少的同时,当地人“家门口”出游仍不够多,对文旅市场面临困难的纾解作用很有限。因此,如何增强本地人游本地的黏性,成为需破解的问题。
景区景点可以放低身段、重塑形象。不少旅游城市都有一些声名在外,本地人却很少问津的去处。有些是因为“墙内开花墙外香”,也有不少是因为门票贵、商品和服务的价位高、目标消费群体窄,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本地老百姓的需求和消费水平。要知道,外地游客都有股新鲜劲,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但“门清”的本地人可不这样想。既然目标群体有所调整,就要少一些华而不实的噱头和花架子,多一些讲求实际实惠的烟火气,让本地人也感觉值得一去再去;还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景区景点的品位档次和文化内涵,改善管理服务水平,形成口碑效应。
主管部门和重点区域可以创造更多条件,不断丰富和优化文旅产品供给,让更多人愿意游本地。一是不断做精品牌,挖掘和保持新鲜感。有些人宁愿宅在屋里,也不愿到附近逛逛,主要是因为感觉已经逛够了、看腻了。近年来,相关部门发布了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特色线路,让一些本不起眼的点位焕发活力。二是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不少城市举办了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发放惠民补贴,对夜间经济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从瞄准外地增量到挖掘本地存量,可以通过优化旅游年卡等形式增强本地游黏性。三是充分展现小而美、小而精的亮点,让游客有“相见恨晚”“好久不见,分外想念”的感觉。比如,西安古观音禅寺内有一株据说是唐太宗手植的千年银杏树,每年秋季满地黄叶格外漂亮,引得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围绕这株树,周边村民有的开特色餐饮,有的出售土特产和纪念品,有的引导停车,都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倡导“家门口”旅游,方便实惠还不累,这既是文旅行业的发力点,也是文旅市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值得重点引导培育。
(责任编辑: 秦佳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