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二五"文化发展: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当今世界,文化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与经济、政治、科技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十二五”期间,福建将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从而成为支撑海西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引擎?日前,就此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
“过去的这五年,是福建历史上文化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五年来,文化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都得到大大提升。”宋闽旺从三个侧面梳理回顾了“十一五”期间福建文化发展的成就:一是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和有力举措,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出台的关于文化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反映出来;二是各种文化新概念、新名词、新活动走进千家万户,例如“非遗保护”、“动漫游戏”、“创意产业”等名词已经家喻户晓,而“艺术扶贫工程”、“激情广场大家唱”、“福建文化宝岛行”等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活动,获得了文化部“创新奖”、“群星奖”,成为著名的文化品牌;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如福建大剧院、厦门艺术中心、宁德文化艺术中心等,成为各地的城市地标式建筑。
展望“十二五”,宋闽旺认为,福建文化要实现跨越发展,在自身大繁荣大发展的同时,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他说,要为老百姓提供均等性文化资源,体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将趋于更完备,更到位,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设施网络。他告诉记者,福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已有4000多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后五年在扎实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传承、弘扬的意识,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融入生活,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所用。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修复后的福州三坊七巷迎来百万游览人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进入‘十二五’,文化产业将被真正打造成福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福建文化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宋闽旺说,十大重点产业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充实,要形成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注重创意和科技元素的注入,特别是关注产业领域不断产生的新的业态,例如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手机文化等。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重视做好。
在文化艺术生产方面,“十二五”期间要有新的飞跃,争奇斗艳、大放异彩,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高雅艺术的需求。对台是福建的优势,“十二五”期间,对台及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国际化、市场化的运作,借助文博会和各种文化节等平台,推进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对台、对外文化交流。
“十二五”期间,将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领域的改革,主要包括体制的转换和机制的创新两个方面,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而言,要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抓直属单位向抓全社会文化发展转变。
宋闽旺认为,在现阶段,要把文化提高到软实力的角度来发展,“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认识到文化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巨大的推动、支撑作用。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应当形成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展望‘十二五’,实现‘十二五’的文化发展目标,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唯此,才能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