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收藏要理性 市场要规范 文物打假要知难而进
2011年06月30日 13:45 来源: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
文物专家权威性受质疑,文物鉴定师也能自封
在谈到文物专家的级别和权威性由谁来鉴定的时候,张宁告诉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文物市场不规范,也包括鉴定家不规范。
会计有会计师证,资质都是国家认可的;文物研究员是国家文物局认可的,是一级一级评选出来的。唯独黄金赌城娱乐的文物鉴定师都是自封的。鉴定师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权威机构的考核、认证。就形成了鉴定师很多,有比较权威的鉴定师或者是职业道德比较好的鉴定师,也有滥竽充数、自我标榜的鉴定师。在这种情况下,对文物的鉴定就出现了很大的风险。
个别的鉴定工作者出于对金钱的诱惑,明明不是文物,故意说成是官窑以此来骗取不义之财。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鉴定市场上、文物市场上都是客观存在的。鉴定师的作用很重要、这个岗位也很重要,而恰恰在这一方面,法律上的缺失、道德上的缺失就形成拍卖市场、文物市场、交易市场的混乱现象,使得许多收藏者有损失。
“假拍”和“拍假”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事。所谓的“假拍”,实际上拍卖的效果没有那么突出、明显,但宣传成成交几十个亿,80%的成交都完成了。过去在拍卖市场有“托儿”一说,也就是自己拍自己的,表面上是成交量有了,但实际上是假拍了。
“拍假”,就是以假乱真,赝品为真品。二者都是拍卖市场上存在的弊端,应该在今后的拍卖市场上加以避免。
市场缺乏理性收藏,盲目收藏,不论真假,只需有利可图
张宁表示,目前收藏市场上有三大乱象:白丁多、假货多、太浮躁。假货多是因为文物是不能再生的,而收藏队伍是一年比一年多。客观上,收藏者多了,文物相对少了,为了满足广大收藏者的需要,赝品、仿品就应运而生了。再加上文物有很大的利润,因此赝品多。
浮躁就是说过去搞收藏的人是少数人,所谓的有钱、有权、有闲。现在收藏者的队伍成份太多了,甚至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一个退休的工人都干收藏。看到书上某一个东西标的几万、几十万,市场上的东西或者说书上的标价50万的东西是一样的才卖几万元钱,觉得这个东西有利可图,其实他并不懂真假,这样导致了市场很浮躁。在这种情况下,就缺乏的理性收藏。因此搞收藏一定要理性,浮躁是不可取的。因此现在市场上赝品多、浮躁。另外市场上尤其是地摊上90%以上都是垃圾,可是很多人盲目地非要搞收藏。
收藏市场上真品不到10%,精品不到5%。有时,这东西够文物,但是价值不高,约占10%,有收藏价值不足5%。因此,偶尔碰到一个青花,或是明清官窑就觉得很幸福了,真品确实难求。
收藏市场去伪存真很重要,文物打假要知难而进
张宁表示,收藏市场去伪存真很重要,但不要轻易砸毁。有些东西虽然是仿品但还有艺术价值,一砸以后就是垃圾了。明白它的身份、知道它是假的就可以了,不要破坏。一砸就是垃圾,这也是一种污染。
去伪存真做起来很难。首先是大家认识上的问题。文物市场要不要打假,怎么打假?有些人觉得好坏就要凭自己的眼力。如果打假了,文物市场就没有魅力和兴趣了。“我个人的看法是,主张打假。”张宁说,“因为文物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品,商品客观上就存在着好坏真伪。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文物应该提倡真善美,对假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剔除它的。但是,真正打假难度很大,文物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东西,它不会自我介绍我是假的还是真的。而且现在的仿品的仿真度很高,很难辨别。
“文物局有这样的规定,比如宋代的斗笠碗,它的高、颜色文物局都是有记录的,如果对这个东西进行复制,一样大、一样釉色的东西要注明是复制品。问题是,行得通吗?行不通。为什么呢?现在是不会有人写复制品三个字的,否则还能以假乱真吗?因此我觉得我同意打假,打起来很难。但难,我觉得做起来比不做好,不能因为难而知难而退,我觉得要知难而进。我觉得真正打假还是要从法律上、从职业道德上来努力。市场赝品总是会暴露的。如果说要听之任之,以后就会越来越混乱、赝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受的损失也越大。”张宁说。
拍卖行业诚信最终要依靠法律
我们国家现在收藏的队伍很庞大,大约有几千万。有些没有专业知识、盲目或者是出于赚钱的目的,就没有专业的准备,没有思想的准备,甚至没有资金的准备,贸然地投向了文物收藏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上当受骗是在所难免的。这一定程度上就需要有行业自律。
张宁认为,行业自律应该从两方面讲。光靠自觉是不行的,还是要有法律层面上的规定、要求。法律方面也包括不健全的法律,或者是原来的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是不到位的,要通过市场的运作来总结。使法律更加合理、更加客观、更加有操作性。这是一方面的。
另外一方面对收藏者、对鉴定家、对拍卖公司的诚信问题,诚信问题就是说从道德层面上。尽量地要实事求是,不要过分地受市场利益驱动。要求自己要有良知。
关于中拍协发布的《黄金赌城娱乐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张宁说:“我觉得公约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法律,没有那么大的权威性,就是说提倡或者说要求,这样我觉得还得有具体的措施。好比很明显的围绕着诚信,那么对不诚信的鉴定公司、鉴定家国家有什么办法呢?或者对特别不诚信的,有一个制约的办法吗?或者没有资质的,对鉴定的资质能不能规范化。我觉得都有利于建立诚信的市场。这些是我们现在缺失的。因此就出现了文物市场、拍卖市场、鉴定市场,有许多的不诚信的现象。这就证明了我们的法律还是不到位的。”
艺术品收藏不能急功近利,注意把握基本规律
张宁告诉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记者,收藏应该说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积累才能具备一个文物鉴定家的基本条件。小聪明、急功近利都是不行的,必须有较长时间理论和实践的锤炼和磨炼。因此,搞收藏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基本技巧。
首先,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和没有专业准备,那好的国宝放在眼前,也无法辨认。
第二,文物种类很多,而且千差万别。一个人穷尽毕生精力,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不要相信某一个什么都懂的专家,什么都懂也就是什么有都不懂。因此,建议大家只从事某一个领域,不要贪多,要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条件出发,从一项、两项入门,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过去讲开卷有益,现在不一定开卷有益,有些书甚至是开卷有害。收藏爱好者应该选择正规的出版社和权威作者,作者一定要是这一行当的专业人才。现在很多书都是拼凑的,有些观点甚至是错误的。
第四,收藏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多看真品、假货和仿品,真或假自然就可以比较出来。鉴定一定要接触市场,因为博物馆的东西都是真东西,假的少,因此要到市场上看一下。尤其是看高级仿品,把那种东西跟真品比较一下,有比较才有鉴别。真品、赝品、仿品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实践出真知”。
张宁还说,作为初涉收藏的收藏者来说,要注意把握基本规律。
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艺术风格、时代风格,每一个时代的技术条件、设计观点和价值取向。在具体的一件文物来讲,文物的造型、抬头、釉色、绘画技法以及款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违背这个规律就要小心。
比如说现在市场上炒得很厉害的元代青花瓷,它也是有时代风格的,元代90多年不到100年,它的釉料、颜料是从波斯进口的。因此只有元代和清朝早期有这样的青花料,在这以后就没有了。不用那种青花料烧出来的青花瓷和用进口的料烧出来的是不同的。因此把握不同时期的青花的颜料,这有时候也是断定瓷器年代的重要的参考。造型、原料、文史特点、款式特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风格。抓住这一点在收藏中就做得心中有数了。最笨的办法是,如果你喜欢收藏不妨找内行的朋友参考一下。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责任编辑: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