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端午艾草香

2022年05月30日 10:26    来源:安徽商报    施训洋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小时候,老家过端午还真没吃过粽子,都是吃糯米汤团。虽没有吃粽子的记忆,过端午挂艾草、插菖蒲的印象却极为深刻,故乡的端午记忆就蕴藏在悠悠的艾草香里。菖蒲,别称关公刀,辛烈芳香。

  艾草,生于旱地;菖蒲,长于水中。

  儿时,没有人家会开辟出专门种艾草的地。多在菜园地的一角亦或是竹林边栽上几株,那艾草繁殖很快。头年秋冬枯干的几个茬子,待春雨潇潇一过,原先荒芜的土地上到处葳蕤。一丛丛青青的艾蒿,叶片宽大,颜色翠绿,轻轻一抚,便散发着浓郁的草香,让人欢喜。

  到了五月,暑热渐长,雨水充沛,那艾草更是疯长起来。

  菖蒲,则是随处可见,田间水渠,门前池塘,都有。

  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农村,过端午节是热闹而隆重的,亲戚之间会相互走动,还有入口生香的咸鸭蛋吃。

  头天下午,父亲挑着一担水粪,母亲提着草镰刀、拎着菜篮子,一起上菜园。回来时,父亲的手中多了一捆艾草还有菖蒲。母亲的菜篮子里装着苋菜、茄子、青椒、空心菜、西红柿、黄瓜,还有瓠子。

  端午一早,艾草和菖蒲被我和两个姐姐绑成束挂在门环上、窗棂上,或被直接插在大门口的墙缝里。手上留有艾草、菖蒲那特殊的香味。家家门前都挂着艾草、插着关公刀,艾叶、菖蒲香满堂,特殊的芳香弥漫在每家门口。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童年的村庄里,飘散在端午的记忆中。

  听大人们说,挂艾草可以辟邪驱灾、招福祛病,我追问根由,没得到确切解释。不过老家有句俚语:“端午不戴艾,出门死得快。”于是,总见着母亲和婶子们将艾叶用夹子别着,戴在头上。我们小孩子也是摘几片艾叶揣在衣兜里。

  人们都说只有在端午那天采得的草药煎煮的药汤最有祛毒驱蚊的效果,什么“污秽脏气”都给冲洗走了。正如此,端午一过,那些挂在门环、插在墙缝里的艾草被收集起来,裹成团团,放在锅灶顶上。新生儿洗澡,成年男女结婚前洗澡,都要用艾水熏,这些裹成团的艾草便派上了用场。艾水熏脚,还可以止咳。

  夏日夜晚,用火点燃这些风干的艾草还可以驱熏蚊虫。

  艾草,这种不起眼的植物并不是端午节的专属。老家到了六七月,草木茂盛,空气潮湿闷热,蚊虫乱飞,不小心就被叮出一个个红疹,奇痒无比。这样的天气里,人人都汗水津津,湿热袭身,偶尔暑热患个头疼感冒,总会让人浑身乏力。于是,家家户户都差人到野外寻找那些茂盛的艾草,把割来的大把大把菖蒲和艾蒿等野草放到滚烫的大锅里煎煮。草香四溢,热气腾腾。那药水淋到身上,舒筋活络,清热止痒,非常舒服。

  自离开老家住到城里后,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对过节也没有特别的欢欣。可在端午节这几天,我的心,总会被艾草的香味浸湿。

  每年端午前一天,我总会随爱人一道去趟菜市,在菜场一角寻找那长长的艾蒿和菖蒲。

  我贪婪地嗅着那种特殊的香味,每每此时,阔别已久的回忆随着艾蒿的余香从脑海深处浮现眼前。

  随着时间流逝,端午记忆在脑海中日渐零落,像碎片一样难以拼凑,我却唯独对插艾习俗记忆犹新。

  如今,采艾插艾的习俗依然还在,只是我已多年不在故乡过端午。

  端午艾草香,香满了庭院,香满了村庄。愿这古老的习俗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村庄的历史变革中永不变色。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端午艾草香

2022-05-30 10:26 来源:安徽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