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原标题:今日立秋: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俗话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夏季的余热虽未散尽,但微风渐至,天气渐凉,秋天已然拉开序幕,在悄无声息间来到了我们身边。
“迎秋”之后话丰收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为至,揫有聚集之意,在这个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万物转为收敛状态。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后,款款而来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清晨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因为逐渐增大的早晚温差,在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露珠。树上的寒蝉,则在渐凉的天气中不断鸣叫。
立秋这天,古人有很多习俗来专迎秋天的到来。据《礼记·月令》记载,在周代,“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不仅举行祭祀秋神的仪式,同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后汉书·志·礼仪中》则提到,在汉代,“京都百官皆衣白,施皁领缘中衣,迎气于白郊”,仪式结束后,百官再换绛色朝服并穿至立冬;到了宋代,据《梦梁录》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这时,梧桐树应声落下一两片叶,以寓报秋意。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一叶知秋的同时,也意味着民间收获的季节到了。曾顶着酷暑辛勤耕耘的劳动者们,将在金灿灿的田野中获得丰收的喜悦。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村庄平地少,只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收成的农作物,慢慢演变成了名为“晒秋”的传统农俗现象。
“赏秋”之后抒情意
秋天启幕,随之而来的秋日美景,往往会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灵感所在、素材之源。
无论是司空曙的“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还是武衍的“水花香弄晚风清,閒立梧桐看月生”,无论是范成大的“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还是白居易的“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都能令人感受到在秋意初来的夜晚,放空自我的一种宁静,以及悠然自得的一种心境。
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是要抒发一番情意。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天往往是容易触景生情,伤感惆怅的季节。如杜甫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其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着自己长年飘泊、孤独忧愁的复杂情感,而柳永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是将秋景增添了一份惆怅与凄凉。
但在伤春悲秋之外,还有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极大的热情展现着秋日的生机,歌颂着秋日的美好,留下了高扬的精神。
“咬秋”之后“贴秋膘”
进入秋天之后,很多饮食习惯会随着天气的降温而改变,民间也出现了一些别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据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习惯在此时吃上一口甜甜的西瓜或香瓜,寓意着啃去暑气,迎接丰收。
“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除了“咬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从清朝开始,民间习惯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与立夏时的体重进行对比,因夏季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佳,若体重减轻则叫“苦夏”,就得“补”。清代《京都风俗志》中就写道:“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这就是“贴秋膘”的由来。不过“贴秋膘”不宜过分进补,避免上火或消化不良。
今年因有“俩中伏”,“三伏天”前后长达40天,所以今年的立秋时节恰处于“中伏”末尾,秋后尚有一伏。因此,在等待秋高气爽的同时,还要注意“秋老虎”的“热情”突袭,健康度秋。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