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萦绕:小城镇的书店还会好吗?
原标题:情怀萦绕:小城镇的书店还会好吗?
以前出差每到边陲小城,除了走马观花风物景色,但凡有时间我都会到街上转转。
一是看街景房舍,边地城镇通常由于贫穷落后,会有很多老旧的建筑式样,虽然没能跳出外行的队伍,但看热闹的习惯一直都是有的。至于人情风俗,像沈从文那种传统文人笔下的淳朴在商品盛行之后就淡漠了,早已不去想那些文字图景——不管小城和都会是否依旧全然不同。实际上在经年暴风骤雨般的移风易俗之后,就算还有所谓的淳朴,实则已是别样滋味。
另一个瞎转的目的是想看看书店,这和我少年情怀难舍的经历有关。
野长在农村一般的县城里,那些年完全不知道乡村也可以有后来在书中看到的“书院”,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没有读书的概念,即使到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的图书馆除了荒诞派杰作《高玉宝》《金光大道》外,也很难找到几本值得看的书。所幸我还不知道“读书”,故而也没琢磨着去细看。
大约从1977年开始,我学校那些正经毕业于师范大学的老师突然多了一个兴趣:频繁到新华书店门市后面,要彼时在那里工作的娘亲把省上发下来预订书的单子摆到桌子上。然后盯着书单自言自语地一边念叨这个好、那个不错,一边在单子上画道道,让俺娘给他们订货。
俺娘没什么文化,老师说好自然就好,好书好卖,没啥说的,于是总会多来几本(部)。然而,这些多余的大部头字书根本没有人问津,只能寂寥地看着连环画一茬一茬地离开书架。
对这种情况我有些纳闷儿。某个假期无所事事时就在书店的库房里翻起这些书来。记得第一本书是《约翰克里斯多夫》,好像是傅雷翻译的。这一看不打紧,跟着的一年就没闲下来,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后来忙于考试,这才停下步伐……
新华书店实际上是我读书的启蒙驿站,对它(尤其是边地小城的新华书店),我心中有一种抹不去的情愫,在工作后的几十年里,只要行到类同区域,我总会想着到书店一游,想去看看书店。
新年刚过,近些年很少留足小城镇的我竟然有机会安溪一行。
抵达目的地后,一天,借着午饭后的余暇独自晃荡到了街面上,视域里这个县城已然很发达,到处都是现代的高楼,街道和城市一无可看,于是想去书店一看。
问询当地接洽的朋友书店所在。得知缘由后朋友直接回复说,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现在的书店除了教辅图书什么都没有。”
坦白说,对此我并不意外。近十余年来,我看着书店渐渐地凋零,大都会如斯,而发达步履缓慢的小城镇,在这方面更是疾步有加,早几年小城镇的书店景观或还有稀疏哲学历史类大众读物,再后台面上文学名著还是有的。三年前的一次边地书店之旅,发现教辅图书之外就只余下流俗的熟脸角色作品和似是而非的育儿、保健书籍了。
想起来当时的我还是很乐观的,想象着贫穷之地本就没有读书的传统,书店反向坠落加速实属正常。可际遇发达起来的安溪,书店也行进在相同的轨道上,不免有点失落。虽说现在网络通达,但就日常生活中的超市状况看,小地方实体店仍旧把持着统治地位,书店的没落应该是读书人涌进城市了,或者是小处好尚图书者本就难寻,书店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晚间主人邀约喝茶,咖啡馆?茶馆?应该有不同于大城市的景致和情趣吧?意外的是我们去到的地方和商业没有一点关系,而是一个被主人称为工作室的高楼房舍,大约有四五十平方米,室内几乎没有装修的痕迹, 三张长长的桌子和配套的椅子朴素摆放着, 一面墙被书架和上千部书遮挡,另一边是茶社相关的物件,紧挨着的长桌上茶饮器具一应俱全,再一边临窗可揽城市星光闪烁的夜景。
来,喝茶。
跟随主人的声音,才知道“工作室”并非职业场所,而是朋友雅兴聚会之地,诸如阅读交流、观点争锋、新书发现之类。有读书爱好的朋友可以在闲暇时间来到这里,喝喝茶,说些有趣或者疑难的读书感怀。
喝着茶,同行的几位作家围桌说起了书人书事,我的心思则游走向别处。
现在处理与书籍相关的事项基于网络确实很方便了,然而,面对面的往来交流却变得生疏起来,很多人则在网络环境中演变成以观点先行站队的无意识群体,对不同见解别说分析探讨,很多时候连简单地浏览一下都排斥。结果是在争论辨析中内省出新的发现什么的成了奢望,或者根本就没有一丝这样的幻想。
另一方面,便捷的数字化存储中有着芜杂的海量信息。就像此行一位作家的感叹:新近了解到一位洋人叙事的黄金赌城娱乐文学史,彻底跨出了作家的围墙,把民歌,甚至是文盲口传的风俗文字(语言)都归类到历史演绎的范畴,真是脑洞大开。众多不是未知而是想象力难以企及的听众纷纷感言“回头应该找来读一读”。
试想,倘若是个人的探寻,如何能够得到?
这种不经意的发现,在着眼点不同的人面对面闲谈时才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不仅是新视点的书籍,还有同一部作品中作者有意无意絮叨出来的闪光点,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理解和发现。这才是“工作室”的魅力所在吧。
站在窗前,看着城市远处的阑珊灯火,我又想到了书店。
显然,小城市不是没有读(爱)书人,新华书店之所以被他们忽视是因为在前行的路途上,书店留滞在了原地,甚至在后退。网络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旧式的经营方式(比如缺少互动)应该才是主要的根由。
就拿“工作室”来说,这样的室内空间能有经济实力拥据的人极少,书店能给出这样的空间吗?实际上大城市就有这样的先行者,比如哈尔滨的果戈里书店。几年前我问过该店的店长,她说咖啡、点心相伴的读书沙龙不仅留住了老读者,还吸引了新来客,最主要的是氛围和文气,促进了爱书和读书,也助益书店自身的发展。可以推想,书店团购式的图书代购、代订,就像当年母亲和老师的所为,也应该是能够为读书人赢取更多实惠的。
事实上,我住家的边上就有一家图书机构,在定期举办图书讲座之外,还有各种关联的图书沙龙,有自己的APP,不定期的经常发布资讯,现在“不仅有相对固定的文化人群体”,而且队伍在扩大……
书店终归不是单纯的商业机构,实体店未来如何在数字化发达的大都市虽说还没有典范的经验,但就小城镇来说,其实拥有更好的机会,不仅是没有众多的文化媒介——比如细分的小书店和经营图书的超市以及繁盛的教育机构藏书——分化读者,还有区块地域小带来的便捷优势,只要做好服务,不管是沙龙、茶舍,还是书籍推介和订购,甚至是借助那些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助力图书耕耘,作为边地“文化中心”的书店,前途应该是光明的:先不说沉迷于移动数字化阅读的新生代是不是会复归纸质书阅读,即使是在当下,真正有阅读倾向的少年群体依然在看纸质图书,更何况小市镇拥有那么多的人口。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