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标”彰显上海城市品位
原标题:“文化地标”彰显上海城市品位
孩子们正在参加上海文化广场公益活动芭蕾体验课程。资料图片
编者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则是这个灵魂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文化地标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浓缩,能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近年来,上海凭借历史禀赋、独特资源和区位优势,持续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凸显卓越城市的形象和功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日前,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社科院组成调研组,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16家文化单位,就上海重大文化设施运营与综合效能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晚上10:30,送走了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最后一名观众,于唯一的服务仍没有结束。作为上海文化广场场务团队成员,除了兼顾场馆现场的演出服务,她还负责运营一个拥有1.5万多名粉丝的微信号——“广场小白”。今夜,她要在朋友圈将粉丝们期待已久的演出剧照第一时间发布!
从在线提供各类剧院服务,到以朋友圈的形式为粉丝发送精彩纷呈的咨询内容;从搭建演出方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到组织分享各类艺术教育活动,于唯一作为“广场小白”活跃在各个剧目观众群。她总是第一时间为观众答疑解惑,是观众走出剧场之后获取演出资讯与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
像于唯一这样的“广场小白”在上海文化广场有20多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3岁,却在完成日常剧院演出活动、后台管理的同时,用“私人定制”服务,消弭了观众与剧场之间的距离,承担了公益文化服务、艺术普及教育的重任。2017年,“广场小白”组织线下公益活动198场。从“贴心服务”到“灵动经营”,再升华至“艺术分享”,“广场小白”以亲民、温暖、贴心的形象致力于受众服务,让大型文化设施以更为开放、丰满的形态为城市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1.“文化地标”推动文化设施布局不断优化
上海外滩,沿着黄浦江西岸,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近现代以来落成的“石头建筑”,曾经长期作为上海的标志。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地标变了。
今天的黄浦江东岸陆家嘴地区,矗立着闻名世界的上海地标。其中,最早“站起来”的就是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1991年,《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提出,结合上海的特点建设若干个必不可少的文化设施。由此开启了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时期。
此后,上海市十大地标性重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影城、上海书城、上海马戏城……城市天际线悄悄改变,重要节庆活动和大型国际盛会纷至沓来。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大型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从文化发展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出发,迄今大体经历了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完善阶段(2000年至2010年世博会)和功能内涵全面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八五”至“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级重大文化设施累计投资249.2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立项文化设施总投资91.9亿元,为文化设施运营和综合效能发挥提供了重要的财政保障。
“十三五”期间,上海文化设施的总量将继续提升,总建筑面积将超过400万平方米,还将新建、改扩建储备类和续建类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共29个,规划总投资约154.2亿元。与此同时,将全面梳理历史老建筑、工业遗址等资源,系统研究文化设施全市总体布局,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功能性项目预留发展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八五”至“十三五”期间,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66个,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设施整体格局已初步形成。
2.文化设施运行基本平稳
文化设施建得成,不等于管得好。这些年上海的重大文化设施运行得如何?
2017年,上海大剧院商业演出总场次为407场,平均出票率90%,平均上座率95%;同期,大剧院艺术课堂共举办了169场,约4.5万人次参与。坐落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上海大剧院,到今年已经运行20年了。其间,剧院在开拓商演的同时,不断发展公益服务项目。
1月30日,上海日均气温仅3摄氏度。上海大剧院的艺术课堂在安信信托公司开讲2018年第一课:芭蕾舞鉴赏沙龙。参加活动的公司员工兴趣盎然,人气满满。开设“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免费向市民系统性推出歌剧、交响、芭蕾、戏剧、戏曲等系列讲座;推出“走进大剧院”公益演出系列,以10元一张的低票价引领观众近距离欣赏艺术;创办“大剧院文艺范”,策划开展“迷你艺术节”等多种公益活动。上海大剧院充分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调研组了解的16家单位分属图书馆、博物馆、剧场、音乐厅等不同文化行业,承载着不同的经营和服务职能。总体来看,16家市级重大文化设施的管理运行情况良好,综合效能指标健康,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立足自身特点创新发展模式的路径比较清晰。各家机构都结合自身职能、业务特点,探索形成了各自的发展路径。以7家艺术表演场所为例,从运营主体来看,6家为事业单位性质,1家为企业单位(世博文化中心)。事业性质的剧场既能自觉开发和做好公益项目,又能积极开拓演艺市场,立足差异化发展,形成各自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比如,同属于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3个剧场,上海大剧院以从事高端综合性演艺为主,音乐厅以室内音乐为主,文化广场以上演音乐剧为主,错位发展、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世博文化中心则完全面向市场,发挥场馆的现代设备优势,承接各种文化、体育、社会活动项目。
——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定位比较合理。16家企事业单位中有7家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各机构对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都有比较深入的把握,最重要的标志是都在对主业的理解和运营中,注重发挥和形成面向社会的艺术普及和文化教育功能,自觉拓展大众化服务面,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比如,上海图书馆在做好读者图书借阅服务的同时,坚持开设大众文化讲座;上海博物馆、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在开门办展的同时,都重视吸引未成年人的参与分享,并以此作为自身综合效能的基本指标。
——财务状况良好,运行平稳。实行企业体制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世博文化中心,在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实现了良性运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得,特别是世博文化中心,在项目建设时就明确了运行模式的改革思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以经营权的受让实现强强合作,共同组建专门的经营管理公司对中心进行运营管理。2010年10月底,当世博会闭会之后,世博文化中心立即变身为“永不落幕的城市舞台”,活动场次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实行事业体制的单位中,财政全额预算单位的拨款执行情况良好;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均能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和企业赞助,目前运行平稳。
3.剧院等文化设施凸显鲜明特色
2017年12月9日中午,上海音乐厅南广场西侧的银杏林。银杏树下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许多市民坐在树下细细品味悠扬的琴声,时不时拿起手机,记录下美妙时刻,这场每年“落叶季”与市民的约定正在举行……行人被乐声吸引,纷纷驻足聆听。
初冬时节,上海音乐厅运行第五年的户外公益品牌“银杏音乐会”与观众朋友们如期见面。此次“银杏音乐会”以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为主题,特设白天场和夜晚场,由旅欧青年钢琴家、古键盘演奏家张梦梓演奏贝多芬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上海音乐厅始建于1930年,1989年被列为“国家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作为黄金赌城娱乐第一个专业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一直是上海的文化地标。2002年9月,为配合上海城市改造规划,上海音乐厅进行了平移修缮工程。重达5650吨的上海音乐厅,在平移中被抬升了3.38米,从原址平移到东南方向现址,一共“走”了66.46米,创造了全国建筑平移史上的奇迹。2004年9月26日,举办平移后首场试演。此后,上海音乐厅秉承“音乐为大众”的宗旨,以音乐生活化、年轻化、大众化为品牌理念,践行艺术服务的社会责任,不断丰富剧院业态和运营特色,努力把上海音乐厅打造为“经典的殿堂、时尚的窗口、普及的家园”。
调研中了解到,上海音乐厅目前拥有“经典室内乐”“音乐午茶”“知音30分”“家庭音乐会”“迷你音乐节”“大师公益”“银杏音乐会”“玲珑国乐”“大师约课”等品牌,以亲民的票价和高品质的音乐让普通市民零距离欣赏艺术。
上海音乐厅与上海广播电台合办的“星期广播音乐会”为普及型系列音乐会,创办于1982年,每两周一次,周日上午,票价50元、25元(立位),电台音乐频率同时转播,年均演出25场,年均现场观众逾46万人次。
如今,周一到周五的12:00至13:00,在上海音乐厅南厅,都会上演“音乐午茶”——沙龙式的小型音乐会,呈现以室内乐为主导的古典、民乐、爵士、打击乐等各类型风格迥异的音乐会,在普及的基础上兼顾专业深度,满足了群众逐渐成长的艺术需求,10元的票价,获得广大市民青睐,荣获“上海市群众喜爱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自2012年1月7日创办至2018年2月2日,“音乐午茶”共举办了1509场,登上这个平台的演出人员约6000人次,接待观众14.8万人次,累计曲目量9600首。
调研组了解到,上海专业剧院数量达到52个,再加上兼有经营演出与电影放映功能的影剧院等,全市可用剧院达141家。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等剧院的建成,分别为音乐剧、交响乐、舞蹈、儿童剧、群文演出等各类艺术式样提供了相对专业固定的演出场所。
上海对剧院运营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深化,逐步在舞台功能与平台作用、舞台艺术展示交流与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生产、专业性演出与大众艺术教育普及等方面,探索形成鲜明特色。剧院邀请、组织各类舞台演出的同时注重汇聚各方资源,打造行业发展的高端服务平台;在开拓演出市场的同时参与组织实施艺术创作生产;在切实保证演出的专业性、标杆性的同时,注重大众艺术素养的培育。
4.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亟须优化
调研组分析,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在硬件的规划建设上是领先的,不少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在管理运行的软件方面也有成功的实践。但同时,这些重大文化设施在运营、综合效能作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
——法人治理结构还需完善。调研中了解到,财政全额拨款的文化单位按照中央部署的改革要求,对标国际同类机构的治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艺术专家咨询机制、面向社会各个方面的决策咨询理事制度,用足用好社会资源,接受社会监督,是完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运用和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目前,有些单位已进行了初步有益的探索,如上海图书馆等建立了面向社会的理事会制度。
——内部管理机制有待改革创新。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缺少深入开发社会化文化志愿服务的动力和举措,还需增强内部成本控制的意识,在与同行比较中发现不合理之处并优化成本结构。同时,贯彻落实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要求中,需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中“保基本”和“公益性”内涵的边界,厘清公共文化产品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产品间的差别,合理对待公益性收费项目。
——管理运行效能等研究工作亟须加强。当前,国内对文化设施管理运行效能的专业研究尚显不足。因此,需重视和加强对标国际一流水准、国内先进水准的专业研究,包括横向、纵向的指标比较、数据积累和分析,以便认清自身方位,明确发展方向。调研期间,只有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单位提供了国际比较和国内比较的数据。可以预期,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在政府保障到位、自身积极面向市场的前提下,通过自觉对标国际同行和国内先进标杆,在软件方面攻克短板,一定能大力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使上海重大文化设施能够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
调研发现,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中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不足。诸如,尽管上海52个专业剧院主要位于中心城区,但各剧院空间布局仍较分散,没有形成文化资源集聚效应,如纽约百老汇层级式布局、伦敦西区组团式布局等彼此相邻、互为联动的剧院群落;文化设施建设事实上的软硬件不同步,容易导致剧院和剧目的脱节、定位和资源的矛盾;剧院本身经营单一、市场开发能力弱,而和剧院业态紧密联系的旅游、酒店、商业等城市综合业态,还需时日才能实现统筹配套和有机融合;产业化发展,包括剧目制作和经纪、剧院经营、衍生品开发、演出版权、灵活的售票及宣传系统等在内的完整演艺产业链尚未健全;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剧院建设和运营尚需政策设计上的推进,等等。
5.提升上海文化设施运营和综合效能的思考
调研中,许多文化单位谈到有效反映各类文化设施运营和综合效能的指标体系问题。16家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在提供“使用情况”时能基本利用本行业现有口径,但对于“综合效能”,包括行业影响力、群众满意度等还缺少明确的衡量指标。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力探索和制定能有效反映各类文化设施使用情况和综合效能的指标体系,促进相关文化机构明确发展目标,提高治理和考核的精细化水平。
——注重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市区两级合作,对重点演艺集聚区在空间规划、功能定位、硬件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实现各区域差异化发展。研究出台扶持剧院建设运营的政策,在用地、税收、资源等方面予以优惠。
——建立多种形式的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制度。不论是纯公益性还是经营性文化设施,都应认真研究运行规律,以“提高运行效能为中心”深化改革。但无论怎样改革,城市的文化设施尤其是重大设施,今后较长时间仍需继续保持前期硬件建设的财政支持,通过有效监管保证国资保值保全或增值。与此同时,要充分用好各类公益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人才是提高重大文化设施运行效能的关键。制定与不同经营模式相匹配的绩效奖励办法,是建立功能完善、效能倍增的文化设施体系的有益途径。应探索差异化的薪酬制度,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行业特点对管理运行进行效能考核。
此外,上海重大文化设施运营和综合效能的发挥,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使数字化手段更加紧密地与需求者和用户“黏合”,对现有“上海文化云”等优势品牌项目不断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系列衍生产品,不断提高人群覆盖,促使效能提升。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倒逼”线下的管理运作机制,促使其变革创新,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和优化。
(作者: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社科院联合调研组 执笔人:黄凯锋)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