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的“四川探索”
五年,一段并不漫长的时间,但它足以让一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一人多高的小树,经受住风雨的吹打。
五年,一段并不短暂的时间,1800多个日夜的更替,让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充满希望与未来的校园内扎根、开花。
11月10日,由四川省文明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在四川省遂宁市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剧场圆满落幕。来自全省15个地市州23所中小学的近700名师生在两个小时时间里,携他们精心准备的优秀川剧节目精彩亮相。舞台上,川剧折子戏、川剧课本剧、川剧舞蹈、程式、演唱等节目一一上演。唱念做打、挥枪舞袖,孩子们一举一动间“川剧范儿”十足。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各类戏曲进校园活动一直在开展。关键在于,国家层面的政策能否让戏曲进校园真正常态化,能否发挥戏曲教化育人的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等奋战在一线的相关文化部门通过整合资源、拓展阵地等方式,推动四川省戏曲进校园从一时一地变为常态化普及教育,凭借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这一成果平台,川剧艺术的魅力日益深入巴蜀娃娃们的内心。
从“城边小学”到“川剧乐土”
5年铸就知名品牌
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天府西路西延线的西郊小学是当地人口中的“城边小学”。2015年,该校凭借创排的《川剧集锦》斩获四川省首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一等奖,并借此契机成立了“梨园新蕾川剧社团”。5年来,学校不仅足额保障川剧艺术教学、川剧排练及演出方面所需的全部资金,设立川剧训练室,为川剧社团购置演出服装、道具和相关器材,还特聘彭州市川剧协会专业导师每周四下午对学生的唱腔、台步、动作等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
“如今,社团从组建之初的20人发展到120余人,‘城边小学’也变成了市民口中的‘川剧乐土’。”在西郊小学校长李支德看来,川剧进校园是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广大青少年、使其更好成长的过程,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教化过程。“不仅没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反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份典雅厚重。”李支德说。
笔者了解到,自2012年起,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和四川省川剧院整合全省川剧资源,开展川剧进校园工程,先后在成都、遂宁、自贡、泸州、德阳、巴中、南充等地的40余所学校建立了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基地,并向被列入川剧传承示范基地的特色学校提供2万元至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开展教师培训、服饰采购、创作等。经过多年积累,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从首届覆盖7个市州,发展到今年覆盖20个市州,共4000名师生、数百个节目参与选拔,参演学校热情逐年高涨。更可喜的是,四川各地的川剧进校园活动正在突破以往“几张展板、几场演出”的局限,越来越多机构开始重视与学校的合作,通过邀请川剧名家现场展示、让孩子们参与互动、编写教材等方式,推动川剧在校园推广和传播。
作为首批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成都市成华小学将川剧教育引进校园并逐渐发展成学校美育特色课程之一。学校不仅开发了适宜小学生使用的川剧校本教材,在三四年级阶段每周开设两节川剧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成立了多个川剧类学生社团,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川剧元素的艺术作品,如线艺编织三国人物、浮雕脸谱、川剧脸谱画、拼贴剪纸川剧人物等。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小学邀请当地川剧老艺术家和南溪区川剧研究院的老师为孩子们分行当授课,每周4节,涉及变脸、水袖、顶灯等多个经典川剧技艺;彭州市隆丰小学依托多年来的川剧进校园经验开展“少儿川剧课程建设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形成一套高质量的川剧校本教材以及川剧进校园的典型论文和教学范例,为川剧传承与推广提供了实践经验。
从“启蒙爱好”到“一技傍身”
5年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川剧进校园,学生永远是主角。5年的努力,不仅是为了培养戏迷或是潜在的戏曲从业者,也是为了通过这种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窥见传统文化之美的窗口。
一双滴溜溜转的眼睛,一把脆生生的嗓音,达州市通川区文华街小学的牟思绮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届展演活动。上两届展演中,他凭借在《红灯记》《智斗》中的亮眼表现,获得了专家评委的肯定,成为当地有名的“小戏骨”。今年,牟思绮继续在活动中挑大梁,饰演《借扇》女主角铁扇公主。“通过连续参加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孩子变化特别大,越来越自信了。”牟思绮的家长表示,随着舞台表现力越来越强,孩子对川剧的兴趣也越发浓厚,经常在家自主练习,“如果孩子未来打算入行,我们将无条件支持。”
来自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小学校的吴佳欣,曾凭借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优秀节目《向往》获得“小梅花”奖,家长付贤玉认为,接受一些美学教育拓宽视野,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与川剧中的精气神和美德,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益。
连续3年获得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一等奖的穆思何,如今已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一名川剧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川剧对他而言,已不是课外的业余爱好,而成了一门傍身的技艺。穆思何于2018年参演四川省川剧院倾力打造的新编现代川剧《铎声阵阵》,走上了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此外,川剧在展演平台上实现了“子承父业”的亲情传承,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11岁的周彦伶来自遂宁市船山区长乐街小学,是第五届展演活动中折子戏《穆桂英探谷》的女主角,她的父亲周明江就职于遂宁市川剧团,也是该戏的节目指导之一。“学川剧是苦,有时候看到娃娃练得哭,心疼得很,但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丢不得。”周明江提起女儿下的苦功也是满脸不忍,但在这一教一学之间,川剧之火代代传递、永不熄灭。
从“如何接受”到“如何创新”
5年探索传承新方式
如果说5年的时间里,川剧艺术已经在校园生根发芽,那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用心浇灌。
“从一开始川剧元素表现形式比较简单,到现在‘全面开花’的折子戏、课本剧,还有红色题材……这5年,我们川剧展演活动走得很辛苦,但是也非常有成效。”四川省川剧院演员李亚林表示,多年来,“易懂易学”“正能量”是院团老师们进行戏剧进校园指导时的基本原则。在入校指导的过程中,李亚林看到孩子们从以前的“不能唱”变成现在的“唱得好”,巨大的转变不仅源自孩子们对川剧的热爱,也体现了家长、学校和当地文化部门对川剧传承的支持。“作为一名专业川剧演员,今年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有一些节目中的小演员已经可以穿上传统的川剧服装‘靠子’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进步非常了不起。”李亚林说。
作为川剧进校园的一线工作者,彭州市川剧协会演员于晓红表示,当初创排《川剧集锦》节目参加首届展演的时候,连自己都十分不自信。5年来,从思考“孩子们真的会喜欢川剧吗”到“如何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川剧”,于晓红一直在尝试川剧普及传承的方式。“比如今年参加展演的《别洞观景》是川剧经典名段,我们将里面一个‘划桨’的动作,调整成用水袖来表现,不仅调高了节目整体的观赏度,孩子们接受起来也十分容易。”于晓红说。
“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迎来了第5个年头,可以说在全国地方戏曲进校园中开了先河。”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跃表示,平台集合了省级艺术科研、戏曲表演与非遗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今成体系的教育展演模式已成为四川强化传统戏曲普及教育的重要抓手。未来,该平台还将在覆盖全市州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组建川剧少儿艺术团,辅导各地教师队伍,共同编排高质量的川剧少儿节目,并通过教学、展演、观摩等,形成好戏连台、人才辈出、社会关注的喜人局面。
(图片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