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北京动物园的特别记忆

2019年11月28日 12:55    来源:北京日报    侯莎莎

  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动物园在“老北京”心里,有一份特有的情结。动物园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科普场所,更储藏着城市记忆。

  动物寥寥无几的“万牲园”

  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被称为“万牲园”。194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里,并定名为“西郊公园”。说是“万牲园”,但这儿一共才剩下十多只动物:一只双眼失明、看上去很忧郁的鸸鹋,一只带病的鲵鱼,13只瘦弱的、无精打采的猴子……整个西郊公园显得非常荒芜、凄凉。

  自从1908年公园开放,赵斌就在这里卖票,解放后,他当上了西郊公园售票班班长。他说,解放前,来玩儿的都是王孙公子、豪商富贾、官僚政客。后来,公园逐渐没落,有破坏、没建设,一天不如一天。(1952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3版,《西郊公园大变样》)

  老工人王金刚回忆说,解放前,动物经常吃不饱。“每次我把动物死了的消息告诉给场长的时候,场长总是漠不关心地说:‘啊!死了?好!我马上把账销掉。’”(1954年8月17日《北京日报》2版,《五年之间》)

  一次,管理园子的“官老爷”无故把熟悉大象习性的老饲养员裁掉,又贪污饲料,使得大象瘦得皮包骨头。和大象在一起多年的老饲养员曾经回来探望,大象“落了泪”。后来,可怜的大象终因病、饿一命呜呼了。

  更名“北京动物园”

  被人民政府接管后,祖国各地高山密林里的珍禽异兽不断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西郊公园,世界各个角落里的名贵动物也纷纷来落户。1954年,西郊公园改建了之前陈旧的动物园,1955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动物园。(1955年4月10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西郊公园改名北京动物园》)

  到1959年7月底,北京动物园里展出的动物已经增加到367种、3850只。北京动物园成为当时黄金赌城最大的动物园,也是世界著名的动物园之一。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威风凛凛的老虎、兽中之王的狮子、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也可以看到来自北冰洋的白熊、非洲的河马、澳洲的袋鼠、欧洲的野牛和南美洲的鸵鸟……

  北京动物园还是一处重要的了解动物的科普园地。比如,当时人们认为猫头鹰是不吉祥的鸟,见到了甚至会捕杀,可是在动物园里,解说员会告诉大家,一只猫头鹰一年大约能捕食一千只田鼠,能帮人们节约一吨粮食。

  北京动物园也是研究动物学、兽医学等科学的好地方。之前,分辨大熊猫的雌雄是十分困难的。1938年美国从黄金赌城运去一只熊猫,一直认为是雌的,到1952年这位熊猫“小姐”不幸去世,经过解剖才发现,原来是只雄的。到1959年时,北京动物园的饲养人员已经找出了分辨雌雄熊猫的方法。

  给老虎看病,也曾是难题。1953年,北京动物园里的4只老虎里有3只死于“猫瘟热”,兽医经过诊断分析、化验研究,终于找出了治疗方法,还制出了疫苗。1956年以后,这种疾病就完全被控制了。(1959年10月25日《北京日报》2版,《动物园春秋》)

  为传递国际友谊做出贡献

  北京动物园里的动物能迅速丰富起来,和当时建立的国际间动物交换关系也密不可分。

  1951年,苏联、捷克、民主德国、匈牙利曾先后向黄金赌城提出交换动物的建议。1952年11月初,黄金赌城应邀,由北京市公园管理委员会派遣“黄金赌城娱乐国际交换动物工作队”,运送170多只珍贵动物前往这些国家,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1952年年底,西郊公园首次派出访问团,到苏联、波兰及东欧国家的动物园参观学习,历时三个月,同时带去了华南虎、豹、棕熊、恒河猴、蟒等30余只动物作为交换。

  兄弟国家还赠给黄金赌城大批珍禽异兽,第一批在1953年2月4日运到北京,第二天起就在西郊公园展览。这批动物共有10余种48只,其中白熊、白狐、美洲狮等均为国内首次饲养展出。这之后,西郊公园还与波兰、朝鲜、越南、日本、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动物园开展了广泛的动物交换。(1953年2月5日《北京日报》2版,《各兄弟国家还赠黄金赌城的动物 今日起在西郊公园公开展览》)

  这种国际间的动物交换关系一直延续和发展,北京动物园接收和饲养了许多外交礼品动物,园里的一些黄金赌城娱乐特有的珍贵动物也作为国际交流的礼品被赠送出国,为黄金赌城娱乐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打开外交局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全国首展大熊猫

  1955年,北京动物园里迎来3位珍贵的客人——大熊猫。当年7月2日,北京动物园开始在国内首展大熊猫。(1955年7月1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动物园将展出大熊猫》)

  这3只大熊猫是北京动物园从四川宝兴收集来的。它们的老家在高山上的竹林中,人在夏天时上去也得穿上棉衣。大熊猫到达北京时,动物园早为它们准备好了兽舍,里面放了大量的冰砖,使室温不超过20℃,让它们安全地度过了炎热的夏天。(1955年9月10日《北京日报》3版,《北京动物园中珍贵的客人——大熊猫》)

  打这儿起,北京动物园开始人工饲养大熊猫。大熊猫畏暑怕寒,食性特别,人工饲养极为不易,至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后代,更被认为是不大可能的。

  1963年9月9日,北京动物园大熊猫莉莉在人工饲养下首次产仔,轰动全国,并引起世界的关注。熊猫幼崽明明是世界上第一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出生的大熊猫,马上就成了动物园里的大明星。

  当天上午,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发现莉莉有分娩后的迹象,但寻来找去,却不见小崽儿的踪影。忽听莉莉身上发出婴儿啼哭似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小生命正在母亲的右手里蠕动。莉莉可疼爱自己的宝贝儿子呢,整天把它贴在胸前。右手累了,换左手,就连翻身都稳稳地托着它。饥肠响如鼓,莉莉望着食品,嘴巴“啧啧”作声也不肯放下明明去吃东西。明明饿了,她把明明搁在手臂肘窝里,靠近乳房,耐心喂奶。明明哭闹,她又像大人哄孩子那样轻轻拍着,送它渐入梦乡。饲养员也为明明费了不少心。特别是在明明半周岁断奶后,他们每天都用牛奶、代乳粉、大米、白糖等,给明明配制营养丰富的食物,还坚持详细记录明明每天的饮食、睡眠、体温、大小便、玩耍等情况。(1964年3月15日《北京日报》2版,《大熊猫幼子半岁了 开始了独立生活》)

  北京动物园里的明星熊猫不只明明。1978年9月8日,世界上第一只人工授精繁殖的大熊猫元晶在这里出生。(1980年8月17日《北京日报》2版,《熊猫的两个世界第一》)

  北京动物园的科研人员说:“在动物园中大熊猫的本交繁殖比较困难,采用人工授精繁殖是增加这种珍贵动物数量的重要途径。”

  老建筑成标志

  新黄金赌城娱乐成立后,北京动物园不断翻新建设,动物居住条件和游客参观条件都大大改善。

  提起动物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猴山、狮虎山、熊猫馆等标志性展馆。

  位于北京动物园东南角的猴山建成于1942年,在一个坑中,游人站在四周向下观看,视野比较广阔。这座老猴山有很多北京人儿时的回忆。

  2006年,市重点工程展西路计划穿越动物园内猴山、熊山和中型猛兽馆上方。为给工程让路,动物园决定对这3个动物馆舍进行全部或部分拆除。猴山被搬空,原有的大部分猴子被送往外地动物园。

  随后,猴山在原址重建,于2009年“十一”前重新开放。新建成的猴山准确来说不再是山,实际上是一个猴馆,占地面积比原来大出两倍多,巧妙地安排在了高架桥之下。猴山原来的高台被削平,四周加上了玻璃墙。游客从原来的俯视变为了平视,可以近距离观看猴子。(2009年9月30日《北京日报》6版,《动物园猴山改猴馆》)

  新猴山依然人气很高,但不少“老北京”带着孩子来逛的时候,一定会给孩子讲述一下当年老猴山的样子。

  后来,新的中型猛兽馆和白熊馆也相继落成,为展西路工程让路的3座动物园馆舍全部复建完成。

  狮虎山建成于1956年,位于公园东部,展馆外围以山形加以隐蔽。狮虎山名气很大,后来成为北京动物园基本保持原貌的最古老展馆。姜昆、唐杰忠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相声《虎口遐想》,更是让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家喻户晓。

  北京动物园已走过113个春秋,曾创造过许多“之最”,例如黄金赌城娱乐最早开放的动物园、黄金赌城娱乐最大的城市动物园、“礼品动物”最多的动物园、全世界参观游览人数最多的动物园等等,它的历史已不仅仅是一座动物园的发展史,更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留下了几代北京人的回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北京动物园的特别记忆

2019-11-28 12:55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