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文化空间,暂停键下的生存与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剧烈冲击下,作为实体空间的博物馆、电影院、剧院等,被迫停止营业。以聚集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音乐节、电影节、博览会等,也被迫全部取消。再加上疫情主要发生在春节期间,本来是这些实体文化空间活动最频繁、也是文化消费最旺盛的黄金时期,因此带来的冲击和震荡是非常巨大的。
但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互联网、数字技术等的广泛运用,部分实体文化空间和活动很快转移到“云”上,与大众的交流和联系渠道并未被彻底切断,实体文化空间在功能上也转型为内容生产和供应平台;另一方面,这种震荡并非由于需求消失和市场枯竭,只是因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而被迫阻断,这就为随后的反弹甚至是报复性消费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总体上看,是有得有失,现阶段是“失大于得”,但很快也有可能重新回到“得失平衡”甚至是“得大于失”。
就文化消费线上与线下的关系来看,两者既有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另一面。
“线上”离不开“线下”积累的内容,后者则需要前者的平台和集聚起来的庞大读者群。文化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常常是变动不居的,而网上的东西毕竟比较“浅”和“碎”,实体文化空间所能够呈现的“深度”“持续性”和“完整性”,只有在现场和亲历中才能获得那种“全身心的震撼感”。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这就决定了两者不可能是“一个取代另一个”,而只能是一种既日益高度独立、又更加密切互补的依存关系。把握住两者之间这种“内在的张力”,无论是对政府制定支持政策,还是企业确定发展策略,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实体文化空间拥有虚拟文化空间永远无法替代的优势。比如,现在很方便看到维纳斯雕像的图片,但在手机、互联网上看图片,和去卢浮宫看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图像”不同于“事物”,同时后者也不仅只是一个空间艺术形式,还包含着整个美术馆甚至是整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的丰富性。比如读书,在世界名校或名城图书馆里,和网上商城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前者,除了有图书、文字等,还有图书馆的历史积淀和丰富内涵,以及读者在这里和其他人面对面交流的经验和体验,这些都是在网络空间中很难得到的。
疫情冲击下,各种云文化、云平台的快速发展,尽管表面上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但本质上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替代性满足。疫情在冲击实体文化空间的同时,还在消费者和与文化艺术对象之间有意无意制造了“距离感”,因此,这些实体文化空间一旦重新开放,不仅消费者与文艺作品的关系将更加亲密,同时也会产生更加丰富的审美价值体验。
人们来到现场,和通过网上或读书去接触这些场所,所得到的文化经验和情感体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些特殊的文化空间,人们可以触摸城市的历史文脉、感受城市的精神律动,从而对城市产生更为深刻的文化心理认同和精神情感依恋。
从实体文化空间对塑造城市景观、培育城市文化气质的作用看,城市的空间具有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则具有不同的功能。实体文化空间往往处在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些本身就是城市建筑遗产或景观。不同于城市的工业空间、商业空间、行政空间等,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展示城市历史文脉,同时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着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居民的精神气质。
因此,尽管城市的实体文化空间是此次疫情重创的对象,后续的影响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关键的是借助各种力量和资源先实现自救,同时也要考虑制定更加有效的生存发展策略。
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的相关救助扶持政策渡过难关,如电影业是此次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但同时也是各种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最多的领域,要积极借助和利用这些政策中包含的“红利”,为恢复元气和布局新的发展创造条件。
认真研究文化消费市场的最新行情和变化趋势,特别是要把握住人们长期憋在家里、不能出来活动以及实际上已经出现的“网上审美疲劳”等现实,制定基于现场感、面对面的交流的“内容”体系,为下一步吸引消费者回流做好充足准备。
吸取此次疫情带来的深刻教训,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实体文化空间的智能化、虚拟化等实施建设和功能发展,走出过于依赖实体、服务功能过于单一的传统形态,提升自身抗击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挑战的实力。
未来,实体文化空间应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按照不同城市空间的分工,实体文化空间主要应承担两种角色:一是城市的“精神家园”,主要承载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展示的职能,大家来到这里,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和人文遗产。二是城市的“文化客厅”,与前者不同,这是面向世界和当下的,也是城市开放发展的标志,主要是为国内外的游客和市民提供一个对话、交流的空间,成为推进城市文明交流互鉴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