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浪》刷屏,看“重叠共识”
原标题:不同代际人群开诚布公的对话姿态
从《后浪》刷屏,看“重叠共识”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被用来表述代际更替的惯用说法,在这个“五一”小长假却因为一个名叫《后浪》的短视频引起新关注。
5月3日, B站献给新一代青年的宣言片《后浪》刷屏。片中,国家一级演员何冰代言“前浪”(中年),表达了对“后浪”(青年)的鼓励、肯定和赞美,配合B站原创视频的花式混剪,向年轻人的专业、自信、大气致敬,也对其生活在一个有选择、更繁荣的时代满怀羡慕,一句“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慷慨激昂。短短两天,献礼青年节的《后浪》就在B站内获得超1000万播放量、超100万点赞数、20多万弹幕关注。不仅如此,微博、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的大量转发、讨论,也说明了这一策划的成功“出圈”。
B站负责人表示,传递一种面对未来开放、积极、正面的力量,让公众重新认知大多数年轻人,唤醒公众的共鸣是制作《后浪》的初衷。记者注意到,《后浪》在赢得关注、点赞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同看法,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不同代际人群对话的“声浪”。
“作为95后,我从小到大听到了太多自私、浮躁的批评,这条片子让我看到了和他们对话的可能。”对于《后浪》,B站用户“花儿对我笑”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一种 “终于被理解被夸赞”的感觉。但她同时也发现,身边的确有不少同龄人无法“干”了这碗鸡汤,因为“它在定义年轻人,而这也正是年轻人最不情愿的”。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每一代人的美好心愿。在80后文字编辑小艳看来,《后浪》立意很好,“后浪”“前浪”消除代际隔阂,多一份理解,共同携手。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些用力过猛, “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当下,年轻不能用年龄去衡量,它其实更是一种心态。”
据考证,“长江后浪推前浪”最早出现在宋朝刘斧的《青琐高议》,在元曲及而后的诗词中多有出现,为什么这个并不算新鲜的概念,却在当下引发了如此多的讨论?
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永昶教授看来,围绕“后浪”话题掀起的巨大网络声浪,恰恰呈现了不同代际人群开诚布公的对话姿态。争议不一定意味着隔阂,往往更意味着平等的沟通。没有绝对的共识往往正是网络世界的共识,“前浪”对于“后浪”的召唤,固然基于对生生不息的社会进步的憧憬;而“后浪”对于“前浪”的“异议”,又何尝不是他们开始担当社会重责、展现青春力量的宣言?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仔细分析,关于《后浪》的很多讨论,其实是基于不同的逻辑层面展开的,本身并不冲突。而在这场公共讨论中,那些虽然大家意见不一样,但都有共同接受的标准即“重叠共识”,也许更应该被看到。
这两天,一个普通人带着笑容讲述自己“小梦想”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当他面对镜头说着“等我以后每天能挣300块,我就带着姑父去坐一次飞机、坐一次高铁、坐一次轮船”时的满足感,感染无数观者。这一代的“后浪”,既是《后浪》里享受大国崛起、全球化、互联网复合红利的奋斗群体,也是带着笑容说着“挣300块”的梦想个体。一个朴素的价值观得到网友们认可,那就是: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年轻人需要激励,也需要面对现实。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不同“社群”,将人们黏合在一起的不再是年龄,而是共同的生活经验、爱好、价值观等。比起代际划分,社群概念在当下更具普遍性。在新旧更替的世界秩序中,“后浪”指的不仅仅是年轻人,更是层出不穷的新鲜力量。人不应该是因为生在什么年代就自动成为“后浪”,而应该是做了些什么、懂了些什么而值得成为“后浪”。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