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穿出时髦穿出美好
原标题:从“的确良”到珍珠纤维 从缝缝补补到时尚舒适
上海人穿出时髦穿出美好
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大厅,浮雕墙上的一个“裕”字,道尽了小康生活的基本前提:穿得暖,吃得饱。所谓衣食住行,衣也是第一位。
从的确良、哔叽呢,到今天追求五彩纷呈、舒适时尚,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我们真切感受上海人穿着上的小康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反穿土布道辛酸
上海纺织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崇明土布展”。馆长蒋国荣介绍说,“我们在策展过程中,曾经与一位当地的老奶奶聊天,她告诉我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布做的衣服在平时要反着穿。只有在有客人,或者去吃喜酒的时候,才正着穿。因为土布很容易褪色。”蒋国荣说,“上了年纪的一些上海人都知道,当年上海发布票还分市区和郊区。郊区农民拿到的布票少,因为他们可以自己种棉花和纺布。”
说起布票,蒋国荣拿出了一套上海纺织博物馆编撰的布票图集。他介绍说,从1954年诞生到1984年退出历史舞台,布票在国人的生活中存在了30年。由于受布票限制,当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几乎在每个家庭发生。如果子女多的话,经常是一套衣服几个孩子从大到小轮着穿,连女孩子当时也穿男孩子的衣服。布票甚至精确到了一厘。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虽然条件已经有所改善了,但是一个人一年大约只发9尺布票,加上每月仅三四十元钱的工资,不到过年过节,一般家庭是极少添置衣服的。小孩子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新衣服。
上世纪80年代初
时髦莫过“的确良”
改革开放让上海人对于穿着有了新的追求。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的确良”开始流行,用它做出的衣服,不缩水、不起皱,“挺括”。如果有一件“的确良”衬衫,绝对“拉风”。加上买“的确良”不用布票,因而即使价格不菲,依然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除了的确良,各种新型化纤、混纺面料也开始出现。
“我记得当年谈朋友的时候,为了和女朋友到杭州拍照片,特地穿了一件单位发的涤盖棉工作衣,当时还感到非常时髦。”蒋国荣笑着说。在温饱的阶段,老百姓只讲究吃饱穿暖,大家对于面料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进入小康社会,人们不仅要穿得暖,更要穿得好,还要穿出自己的风格。
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具有时代特点的面料还有很多。如中山装面料中,先是涤卡,后又有粗花呢、华达呢等,到八十年代中期,全毛哔叽呢非常流行。“现在我们的讲解员有时候说起‘哔叽呢’,很多年轻观众还当成了‘比基尼’。”蒋国荣说。
各种舒适、新颖的面料进入市场,对于“会穿”的上海人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能够真正穿出靓丽穿出个性了。
蒋国荣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9月在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举办的当时规模最大的上海服装展销会。上海市服装公司下属70多家工厂专门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新款服装,3.5万名工人师傅加班加点,加紧生产。一时间,服装展销会成为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国庆前后热衷的场所,万众争购。蒋国荣展示的老照片中,上海市主要领导也亲临现场,盛况可见一斑。
也是在同一年,上海第一个个体服装市场在华亭路悄然诞生。刚开始只有50多个摊位,占据了淮海中路至延庆路段的半条华亭路。服装市场的蓬勃兴起,让牛仔裤、蝙蝠衫、踏脚裤等时髦服装,纷纷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今
时尚科技新穿搭
上海纺织博物馆的展品中有上海生产的第一代羽绒服。黄金赌城娱乐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性潘多,当时她穿的就是上海第一代羽绒服。而在今天,羽绒服是最平常的冬季服装了。其他诸如牛奶蛋白纤维、珍珠纤维、金属纤维等,现在也纷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开始,上海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市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品质也不断提升。大量进口服饰进入市场,市民的审美和穿搭水平也越来越国际化。
如今,上海时装周每季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个品牌参与。
今年受疫情影响,上海时装周选择全新尝试,100多个品牌登上“云秀场”,以直播的方式展示1000多款秋冬新品。开播首日的开幕大秀3小时迎来250万人次观看;参与的商家首日直播互动量超过600万条。
有意思的是,曾经因为缺衣造成的磨损和破洞,以及不得已的补丁,今天在年轻人中却成了一种时尚。很多老年人百思不得其解,哑然失笑间,那些贫寒的年代已然翻篇。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