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与诗和远方在此“相见”
原标题:与诗和远方在此“相见”
——浙江杭州相见村发展乡村旅游激发新活力
每次,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相见村发起的活动,总能引来一阵围观。不久前,村里又发起了一项试验计划,名叫“半农半X”。光听名字,就让人饶有兴致。策划者邀请人们到村里下地耘禾、劈柴砌砖、改造篱田,并且在每日劳作之后,独立完成一个小项目。可以是视频拍摄,可以是艺术手作,也可以当半个月的调酒师、民宿管家……
“推出这个计划,是希望大家暂离人群、物质、资讯包裹下的生活,置身于高山、峡谷、云海、稻香之中,找寻内心的栖息地,回归本真的自己。”潘青青是相见村的运营商,同时还在村里经营着一家民宿。办活动既是她的拿手好戏,也是积攒村庄人气的绝佳方法。5年了,曾经一度破败的“空心村”,如今已小有名气,迸发出重生后的新活力。
两代“旅游人”的接力
记者与潘青青的第一次相见,是去年在村里举办的艺术节。当时,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八方嘉宾不畏酷暑,只为一睹竹子的大地艺术。
艺术节为期近半年,前后有10场活动,投入不菲。活动的“出品人”正是潘青青。如同每个有识之士回归乡村都有自己的故事,她与相见村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
相见村的山脚下,是闻名遐迩的浙西大峡谷景区。而开发者,正是潘青青的父亲,潘庆平。潘庆平原是体制内人士,出于对旅游业的信心,2000年毅然下海经商。他认为,当温饱等基本需求满足后,人们需要回归自然,只要将龙岗镇的绿水青山、奇峰异石稍加修饰,辅以基础设施和得力传播,定能打出名气。
确实,如他所料,浙西大峡谷一开放,就引来上海游客的蜂拥而至。没多久,光门票一项年收入就有上千万元。2006年潘青青接任景区负责人。与父亲不同,潘青青对旅游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如今,随着休闲需求的升级,传统模式也应当转型升级。
潘青青的想法是,必须从简单传统的景区型观光旅游转向具有深层次体验和互动的乡村旅游,融入乡村生活场景,并将内涵延伸到文创、艺术等领域。为此在2014年,她开始寻找合适的乡村进行试水,并慢慢剥离大峡谷景区。
2018年,景区正式被一家公司并购。由此,两代旅游人、两个旅游时代顺利完成了交接。
投资客兼运营商
相见村,一听名字,确实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但实际上,从资源禀赋来说,这里并不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口少,没有年轻人,更没有一家农家乐。在此之前,政府项目几乎少有涉及。或许正因为如此,开发之初相见村非常原生态。
2015年,潘青青签下了整个村的开发协议。最初,她的角色更像投资客,斥资200多万元租下8幢空房子,准备打造“相见”系列民宿集群。除了自己经营的“相见茶舍”,其他全都对外招商。
潘青青的观点很清晰:民宿只是引流入口,自己的定位并非重资产、封闭式的投入,而是整村开发,为其他资本的进入打基础、搭平台;同时,举办一系列活动来聚集人气、打响名气,提供各个主体都需要的公共服务。
这几年,潘青青策划了许多活动:高山茶叶品质特别棒,她就举办茶评会;村里所种的蔬菜绿色无公害,她就办起蔬菜节;山核桃是特产,下果时,她就举行开杆节、核桃宴;她还在自家民宿举行文艺沙龙、音乐派对等。
还别说,才一两年时间,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相见村一下名气大增,成功引入多家精品民宿投资主体,目前已开业3家、在建2家。2017年底,临安启动村落景区运营。13个村落景区中,相见村赫然入列。
按照规定,每个入选的村落景区都要组建各自运营平台。实际上,这两年潘青青所扮演的更像运营商。因此,区里启动这一项目后,她就成了13家运营商之一,并组建“临安相见生态旅游公司”,村里占股20%,她个人占股80%。
这种结合,可谓几方受益:因为有了产业基础和运营主体,政府600万元的村落景区建设资金在使用时,一下变得有的放矢;有了这笔钱,村里可修整道路,所打造的乡村客厅、村市村街、石屋书巢、观景平台等项目,则为业态经营提供了公共空间;对于潘青青来说,有了政府扶持,加上角色明晰后,既减轻了经营压力,又增强了发展信心,也更加轻装上阵。
用艺术唤醒乡村
乡村是开放的,资源有很多,但都沉睡在那儿。运营商的功能,就是要用市场经营的理念去激活这些资源。可千头万绪,该抓住哪些环节?潘青青的“拿手好戏”就是办活动。
在潘青青看来,美丽乡村建设十多年,很多村庄的基础设施都日趋完善,论山水资源,同样大同小异,因此必须跳出硬件、着眼软件,从文化内涵和互动体验上做文章。“办活动,如果不比排场和阔气,其实花费不是很大,但要效果好,关键得策划到位。”
2019年的儿童节,潘青青推出了“点亮乡村,让萤火虫回家”的公益活动,邀请来自农林、环保、摄影等行业的20多名“达人”,在村民的带领下,举着火把寻觅萤火虫。这一创意经过传播后,立马火遍了朋友圈。
就在“萤火虫计划”落幕不久,“相见山谷艺术节”又重磅接力。为筹划这场节会,潘青青邀请“造物人”何越峰,半年前就进村,通过劈、削、编等技法将竹子塑造成各种形态,并且还委托专业的活动会展公司“兆丰年”进行策划布展。
潘青青认为,艺术不仅仅在美术馆、展览馆,也可以在山峦、在梯田、在乡间小道,艺术也不是城市的专属品,民间的剪纸、年画和蜡染,还有那些代代相传的民俗,都是生活民艺的品位与审美。乡村更能带来艺术的无限可能,同时,艺术也能创造和唤醒属于乡村的个性化。
2020年的儿童节,潘青青推出的则是“点亮乡村,乡野四时计划”,让大地与田埂成为课堂,邀请人们认领稻田,体验插秧、秋收、春耕,再次受到好评。尽管就办活动而言,很多并不能直接盈利,但潘青青坚信,它们能拉近自己与当地村民的关系,还能潜移默化积攒人气。经营村庄如同做景区,不能急功近利。
潘青青还认为,生态文明时代,乡村振兴需要标杆引领,相见是一个资源普通、特色也并不显著的平凡乡村,在不依不靠的情况下,如果能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去唤醒和复活村庄,那才是具有生命力、具有可复制性的,能够为其他类似的乡村提供借鉴和道路。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