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赌城

江苏吴中:6份检察建议守护近20处文保墓葬

2020年08月17日 13:41    来源:检察日报    徐日丹 张峻琦

  原标题:韩世忠祠堂里栽盆景养鸽子,谁来管

  江苏吴中:6份检察建议守护近20处文保墓葬

  “鸽子棚拆了,水泥地面铲了,多亏检察院帮我们下定决心、排除困难……”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灵岩山脚下的韩世忠祠堂内,吴中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顾建国对专程前来回访的检察官毛宽桥说。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祠堂成为盆景种植地;唐伯虎老师王鏊墓地被种满枇杷树;南宋参知政事高定子墓保护范围内存在违建……2019年以来,吴中区检察院针对辖区古墓葬保护现状,先后向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制发了6份检察建议。董份、韩世忠、王鏊、秦仪等先贤的墓地和祠堂,在该院“吴文化检察公益保护行动”中陆续得以修缮完善。

  尚书墓被盗案引发文保反思

  吴中区地处太湖之滨,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辖区内文化遗存众多,也是苏州市古墓葬最为集中的地方。

  2019年2月,吴中区检察院检察官管伟东办理了一起盗墓案,被盗的是明朝礼部尚书董份的墓志铭。

  董份墓位于吴中区光福镇香雪村青芝山,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志铭为明朝三位首辅王锡爵、申时行、朱国祯联合撰写,属于国家三级文物。

  管伟东在审查中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并非专业“摸金校尉”,而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将墓志铭盗走:手动撬起加“木棍子滚”。今年7月15日,经吴中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该案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年零六个月至十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犯罪嫌疑人为何能轻易盗走墓志铭?吴中辖区内有王鏊、韩世忠、金圣叹、秦仪等多位先贤的古墓葬,它们的保护现状如何?在办案过程中,一系列问号在检察官脑海里萦绕。

  询问村民、拍照取证、从文物局调取历史资料……经三个月的田野调查,吴中区检察院民行部门对辖区内近20处文保墓葬一一进行探访,发现韩世忠祠堂被人违规侵占多年;王鏊墓地年久失修,被种满枇杷树;多处文保墓地存在保护主体不明确、“两线”范围(保护范围和建设性控制地带)不公开、权属情况不清晰、标识不健全等问题。

  吴中区检察院认为,古墓葬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各行政机关应当更好地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职责。为了尽快推动整改,该院向区文物局和金庭镇政府、木渎镇政府等行政机关制发了6份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吴文化检察公益保护行动”就此展开。

  韩世忠祠堂修缮遇“拦路虎”

  韩世忠是南宋“中兴四将”中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于黄天荡之战痛击金兀术、“苗刘兵变”中解救宋高宗,与梁红玉的英雄美人佳话更是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其墓位于吴中区灵岩山西南麓,分为墓冢、神道碑和祠堂三部分。

  2019年2月,吴中区检察院检察官毛宽桥和张谈来到韩世忠墓区现场调查,发现墓冢和神道碑保护完好,但祠堂已破败不堪,后院被人堆满了盆栽,还养了很多鸽子。

  韩世忠墓早在1956年便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移交给吴中区文物局管理。吴中区文物局接管之后,却发现祠堂后院被之前的管理单位租赁给村民朱某用于放置盆景。朱某未经批准擅自用水泥固化地面、搭建鸽棚、挖掘水井,损害了祠堂的原有风貌。文物局要求朱某马上修复并搬离,但朱某拒不配合。

  吴中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顾建国表示,看到祠堂日益破败,他们也很着急,早在2016年该单位制定了韩世忠祠堂修缮方案,但朱某做的是盆景生意,很多树苗栽在地上,搬迁难度大,工作难以推进。

  在向吴中区文物局发送了相关检察建议后,吴中区检察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与文物局共同讨论韩世忠祠堂的整改方案。检察官多次找到朱某谈话,从祠堂保护的意义和他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规劝。与此同时,文物局、镇政府积极采取行政举措,统筹推进拆迁。日前,韩世忠祠堂修缮工作有序推进,很快便能全面对外开放。

  “山中宰相”有了“文物保护人”

  “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这是著名才子唐伯虎对自己老师王鏊的评价。王鏊是明代重臣,官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2019年4月,毛宽桥和张谈来到位于东山镇陆巷古村的王鏊纪念馆,奇怪的是,聊起王鏊的名号,工作人员头头是道,但被问及王鏊墓位置所在却说不上来。毛宽桥和张谈只得自己去找。

  在陆巷村梁家山麓附近,毛宽桥和张谈遇到一位老乡。老乡见二人“形迹可疑”,警惕地问他们来找什么。在亮明检察官身份、表明来意后,老乡一拍大腿:“你们可是找对人了,我家几代人都在保护王鏊墓!”说完便带他们七拐八拐来到了王鏊墓前。可眼前的场景令毛宽桥和张谈心凉了半截——墓地所在位置种满枇杷树,枇杷林的空隙间隐现一处隆起的土堆。

  老乡见状一声长叹,向检察官讲述了王鏊墓的历史遗留问题。原来,早年间村民们不重视古墓葬的保护,将这块地种满了枇杷树,政府虽有心恢复原状,可“要农户砍树就等于要农户命”,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此事涉及20多家农户的切身利益,难度较大,只能从长计议。在2019年5月发给东山镇政府的检察建议中,吴中区检察院围绕组织修缮、定期巡查、排查隐患、建立机制等提出诸多可行性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东山镇政府高度重视,马上开始修缮,设立王鏊墓路标指引牌、简介牌等标志,安装监控,广为宣传保护古墓葬的重要性,还与农户开展了新一轮协商。镇政府与东山镇古村落管理办公室签订了《文物保护责任书》,明确了管理办公室为“文物保护人”,并落实专职和义务保护员,分区域开展定期巡查。

  2019年10月,毛宽桥和张谈再度前往王鏊墓回访,发现东山镇提出的修缮和保护措施已一一落地,王鏊墓前树立着人物简介及文物保护意义的两块牌子,两位老乡正拄着铁锹看得出神……

  “1+1>2”的合作共赢效应

  “古墓葬不仅镌刻着吴中人文历史的印记,更是传承和发扬吴地文化的载体,在地方历史研究、地域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张谈告诉记者。

  “最开始我们找到行政机关,对方总有点顾虑,我们一再解释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找茬的。后来,他们看出我们确实是来求共赢的,就开诚布公了,工作也更配合、更主动。”毛宽桥表示,6份检察建议从发出到合力整改,得到了被建议单位的理解认同。

  光福镇香雪村党委书记倪青介绍说,经过一系列整改,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增强了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这对吴中这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是一件好事。目前,光福镇的董份墓前已装上太阳能监控设备。

  金庭镇文体中心主任邹永明则把和检察机关合作的过程视为“一堂很好的法治课”,“检察机关出面释法说理以后,赢得了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整改工作格外顺利,高定子墓和秦仪墓前搭建的违章建筑很快被拆除,现在已经复绿复垦。”

  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红木雕刻艺术家钟锦德不仅“点赞”检察机关保护文保墓葬的做法,还认为这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要举措。“这些文物无言地诉说着历史和文化,所包含的人与故事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的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保护好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江苏吴中:6份检察建议守护近20处文保墓葬

2020-08-17 13:41 来源:检察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