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刹一刹疯狂追星的“打投”之风了
“之前手上有攒的三四千块钱,最近因为‘打投’败光了,现在手上就200多块钱,我应该怎么回妈妈?”4月6日,一位追星网友求助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这名追星网友家里只有两万多元存款,其母亲因为存款有利息舍不得动这两万元,在微信聊天中以卑微的语气想让孩子先转给她两千元买种子。殊不知,她的孩子已经将大把的钱投入了“打投”中,也就是为偶像打榜和投票。
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母亲的省吃俭用与孩子追星的阔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刺痛了许多人的心。围绕这一话题,数万网友发表了评论:“妈妈舍不得那一点利息,你却‘打投’三四千,追星的同时要想想父母啊!”“你爸妈辛辛苦苦几个月可能才挣三四千,三四千都不够艺人买一件衣服,追星真的该量力而行。”
“你不投我不投,××何时能出头?”近年来随着所谓的“饭圈文化”传播,粉丝为偶像“打投”、集资、应援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化、规模化。不管是已经成名的流量明星,还是正在参加选秀节目的选手,往往都有自己的“打投组”。这些组织大多隶属于明星后援会,通过向粉丝集资获取资金,用来购买各大平台账号,然后再把账号分配给参与“打投”的粉丝,由这些粉丝负责给明星刷数据:票数、评论数、话题数……
对于理性追星行为,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明星的商业价值、出道胜算等许多意义,在粉丝们的眼中,偶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精神寄托,适度量力支持欣赏的明星是其个人自由。但是,当下过分强调数据的风气,也滋生了灰色地带,从买卖各平台账号的生意,到饭圈“粉头”(粉丝中的意见领袖)集资跑路事件,诸多追星乱象屡见不鲜,可谓是乌烟瘴气。
更值得关注的是,被裹挟其中的,还有许多囊中羞涩、价值观未成型的青少年。在资本力量与相关利益者的助推与蛊惑下,这些粉丝互相比谁砸钱更多,他们听信的话术是“一天一杯奶茶钱,就能支持爱豆走下去”“你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花10%给××不过分吧,口口声声说爱他却连生活费的10%都不愿意花,不觉得你的爱很低廉吗?”不少青少年将原本就宝贵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追星上,甚至还有人为了多买数字专辑而吃一个月泡面。不仅如此,“打投”一定程度上亦是弄虚作假,畸形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将刷票等造假行为视作勤奋,对偶像的爱令他们陷入了困惑与盲目。
贫困家庭的孩子为偶像“打投”一掷千金,这一现象令人愕然,更值得深思。笔者认为,面对五花八门的“打投”和集资平台,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来进行规范,遏制这股隐蔽的违法风气。同时,明星应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发声引导青少年粉丝理性追星,让粉丝喜爱偶像的动力转化为积极的成长动力。而对于迷失在“打投”游戏里的粉丝,别忘了先爱自己,爱家人,再爱别人,能让偶像行稳致远的不是你的一顿饭钱,而是他自己真材实料的能力。记者 王广燕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