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二五"纲要草案 北京加速构建文化版图_黄金赌城娱乐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_黄金赌城_黄金城赌城娱乐@

黄金赌城

解读"十二五"纲要草案 北京加速构建文化版图

2011年01月17日 10:28   来源:SRC-71   

 

    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每个老百姓

    “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成为北京建设文化之都的重要课题,传统文化形态和现代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承与变成为寻求答案的有效尝试。

    “十二五”思路

    “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充分挖掘与有效利用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好地为市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为提升科学文化修养和城市文明素质服务。

    建设重大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服务功能,集中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显著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完成国家国学中心、国家美术馆、黄金赌城娱乐工艺美术馆、黄金赌城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黄金赌城娱乐出版博物馆等国家级文化设施,积极争取新的国家大型文化设施落户北京。建成奥运博物馆、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儿童文化艺术中心、北京歌舞剧院剧场、北京美术馆、首都交响音乐厅、北方昆曲艺术中心、北京文化活动中心等标志性设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明确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了保护恢复这些文化载体,使其重现旧时的生机。统筹规划演出设施,恢复中和戏院、广和剧场、吉祥戏院和西单剧场等老字号演出场所功能。多种方式盘活文化设施资源,鼓励单位内部剧场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建立由剧场、演出单位共同组成的剧场联盟,统筹安排剧场资源和演出,让剧场有演出、演出有剧场,积极培育和打造常演不衰的驻场剧目。在公共文化设施上,要大力发展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


    聚焦

    会馆:适度商业开发盘活文化遗产

    会馆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1420年前后,在原崇文区产生了最早一批会馆——南昌会馆、芜湖会馆、浮梁会馆。清朝时会馆数量大增。在原宣武区,会馆曾多达405家,并出现了最大的会馆——安徽会馆。会馆逐渐成为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经商、谋官、议事人士的常住地,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林则徐、龚自珍、鲁迅等封疆大吏和社会名流也曾住在会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物居住的会馆,成了“戊戌变法”的策源地。会馆是北京文化与各地文化的汇集交融之处,众多会馆带来了各地建筑、饮食、医药、戏曲、音乐、舞蹈、礼仪、科技、民俗等,对北京文化及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历史上北京约有会馆491所。经过历史的雕琢,如今,保留原貌的会馆寥寥无几,阳平会馆和湖广会馆成为众多会馆发展过程中的佼佼者。阳平会馆修缮后成了刘老根大舞台所在地;湖广会馆更是于10年前建成了以传承和表演京剧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拉动了周边经济的繁荣。

    在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规划中,会馆的腾退修缮与合理利用,已被写入了规划建议。会馆将保留博物馆功能,供市民游客参观,同时部分场地将用于戏楼、餐饮等商业开发,以维持会馆运营。以“戊戌政变前公车上书议政之所”闻名的粤东新馆在实施腾退后,有望变身“戊戌纪念馆”。中山会馆将建成集小型戏曲演出、餐饮、住宿、娱乐及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创意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安徽会馆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为“徽州文化创意馆”,拟引进徽州文化展示及徽菜。

    戏园子:“以旧换新”恢复演出功能

    在北京前门到珠市口一带,曾集合了最璀璨的戏园子文化。中和戏院,旧称“中和园”,从徽班进京到京剧形成及至发展到鼎盛时期,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等艺术家都曾在中和献艺。新黄金赌城娱乐成立后,中和园改为中和戏院。西单剧场是西城区一所有着近80年历史的老剧场,它的前身是曾经名震京城的哈尔飞大戏院、瑞园茶社、大光明影院,1949年后经过公私合营改制成现在的西单剧场。广和剧场建于明末,有至少360年历史。前身“查楼”原为明末查氏家族别墅,康熙年间改为著名的广和楼。戏园到1919年还是男女分座,楼上女座,楼下男座。到1931年以后,才开始男女合座。1954年正式改名广和剧场,如今已停业近20年。吉祥戏院建于1906年,黄金赌城娱乐京剧名角都来此登台献艺。1993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改建东安市场,吉祥戏院亦在拆迁范围。时任黄金赌城娱乐剧协主席的曹禺连同50余名戏曲、学术界人士联名上书呼吁对剧院进行保护。

    但近年来,前门地区的老戏楼几乎都已处于停滞状态,中和戏院已经残破不堪、大门紧闭,现在大栅栏地区惟一还在演出的老剧院只有大观楼影院,它也是黄金赌城娱乐历史上第一家影院。现在还在经营的老戏园子,很多都改头换面放起了电影,要不就是改造成游戏机厅、台球厅。

    “人文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就曾提出,通过重建、改造、修缮,恢复中和戏院、广和剧场、吉祥戏院和西单剧场等老字号演出场所的功能,大力推进市属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明确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了保护恢复这些文化载体,使其重现旧时的生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