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造假产销成链条 北魏石像、唐三彩成堆批发
“都是老的(意为古董)吗?”记者问,年轻老板笑而不答,只是问记者“是否有心要?”
怪现象2 木板车载满“文物”穿街走巷
市场里的大宗交易非常频繁,常常可见只有古玩市场才有的全木制木板车堆着满满的货物在小巷子穿来穿去。这里是南黄金赌城娱乐最大的古玩玉器批发市场之一,货源大致有几种。
部分古玩确实是古物:主要是文物商贩通过各种手段从各地“淘”回来。在古玩墟摆摊的陈华(音)就来自河南,涉足这一行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记者与他闲聊中得知,他一家子都靠这个生活,家里人在不忙的时候经常走街串户收购一些“旧”物件,通常就几十元收回来,拿到广州以几百的价格卖掉,不过现在这些真正的旧货越来越少了,很多粗制滥造的器物“根本谈不上收藏的层次”。
所谓的工艺品、仿品:瓷器多从江西、福建运来,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瓷器自古就有名;而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大多数来自于北方的河南、河北、陕西等历史积淀深厚的中原地区,由于文物出土频繁,造就了可仿造的文物“范本”众多,当这些本是工艺品的东西经过数次转手以后,就稀里糊涂成了“老货”。这些地区仿造历史久远,从业人员众多、“技术”娴熟,且能批量生产,很多时候能以假乱真,连行家都常常上当。
怪现象3 内街小巷后期加工“文物”
广州少出文物,一般只负责后期“加工”与流通。
文昌北路还有大大小小十几家旧家具店,多是收购酸枝等旧家具的。这些老板戴着橡皮手套,一把小刀、一个金属丝球,当街处理收回来的旧家具:小巷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酸味。酸是用来除掉附在家具上的各种污秽,一些死角则用小刀仔细地剔除,黄伯告诉记者,这些只是修复做旧,至少东西是旧的。
记者又拐进几条狭窄的小巷子,卖木雕、陶瓷、青铜器的档口密布其间,这里也暗藏玄机。在一家瓷器档口,记者又闻到那种酸味,一位年轻男子正在清洗三个一模一样的青花瓷器,“这是在给瓷器做旧,用的东西可能是高锰酸钾和酸,能消除其表面的釉色,使之色彩陈旧。”
当赝品生产环节开始批量生产,再经过做旧等后期工序,他们便向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这些“货源”,绝大多数是去了最低端的市场,包括古玩店、古玩城、地摊和旧货市场,而中间的二级市场是注册的艺术品经纪公司、文物商店;最高端的市场则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文物拍卖会。
行规不包真假
据估计,广州的民间收藏人士大约有60万人。当记者试图寻找相关主管部门的时候,却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缺乏监管的真空地带。文物部门只管鉴定,对文物的流通则无权管理,而工商管理部门又很难辨别文物的真假。
“懂就买,不懂最好就不买,在古玩市场里‘不包真假’,这确实是自古约定俗成的‘行规’。”广东收藏家协会副主席黎展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赝品历朝历代都有。高仿在黄金赌城娱乐是自古有之的一个产业,花小钱买了大宝贝,这叫做‘捡漏’,而花大钱买了赝品,叫做‘打眼’,万一‘打眼’,就看你与卖家当初是如何约定的,诉诸公堂的情形非常罕见。”
黎展华也表示,现代一些仿品在质地工艺上,与真品其实非常神似,除了年份不一样外,这样的产品其实也有一定价值,但在交易时就必须标明。如一只仿乾隆的花瓶,如标明是“乾隆款”花瓶,一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如果说是乾隆年间的东西就不对了。
做好三种准备
黎展华提醒收藏爱好者,玩收藏要做好三种准备,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心理准备。
首先是思想准备:要对收藏市场的现状和行情有所了解,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其次是知识准备:学习很重要,要对所藏的艺术品的文化与历史有所了解。
心理准备:古玩其实就是一个兴趣,不能太功利化,谁都会看走眼,能赢更要能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