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学应避免形式化
暑假期间,北京各大博物馆、科技馆满眼都是五颜六色的“小文化衫”,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夏令营营员。但是,有媒体调查发现,很多夏令营组织的博物馆游学活动还停留在知识学习层面。
在博物馆开展课堂外教学活动,俨然成为一股新风尚。在博物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实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黄金赌城也有政策法规支撑。《博物馆条例》就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地重视利用博物馆开展教学,既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进步,也是对教育政策的遵循和执行。
当参观博物馆从“选修课”向“必修课”演变,更重要的问题是,博物馆真正能为学生带来什么?显然,不管是打卡式参观,还是考察琐碎的文博知识,都无法满足博物馆教育教学的初衷。
须认清的是,博物馆是有别于学校的公共文化设施。如果学校等教育机构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游学,只是把课堂换了个地方,并没有在理念和方法上做相应的切换,那么,教育者就没有真正把握博物馆的本质。
博物馆里最重要的是藏品和参观者,人们参观博物馆,实现了人与藏品的精神互动。亲眼看到“后母戊鼎”是什么样子,亲手触摸到科技馆里展示的仪器,畅游于惊心动魄的历史遗迹,能够获得比教科书上描述更直观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超越文本知识的,人们到博物馆参观,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展品上的标签、分类,而是感知真理,从而与历史同呼吸,与科学理念发生共振。
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前主席、瑞士学者马丁·施尔认为:“博物馆的本质就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机构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或者说博物馆的本质是人与物关系的形象化。”人们在参观博物馆时,与展品产生有机的联系,这无疑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比如,和历史人物观看甚至使用同样的物品,来到历史人物当年生活的地方,就压缩了时空的距离,仿佛亲历了历史一样。
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科学知识,课堂教学往往偏重知识性的灌输。物理公式是写在纸面上的,历代王朝年表只是一堆数据,单单凭着知识层面的教学,学生无从感受科学原理是如何应用转化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无从感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古代历史变革。博物馆不只是平面的复印机,更是穿透时空的“全息映射”。到博物馆开展教学活动,必须要转换思维、切换频道,让学生真正感知博物之美。
利用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到博物馆等地参观,其初衷自然不容否定,但也要注意规避其中的形式主义。当下针对学生的游学活动难免陷入两种误区:一种是把游学当成旅游,有关机构不过是在组织低龄旅游团,缺乏教育教学的能力;另一种是把游学片面地理解为另一种补课,企图换个场地灌输课堂知识。游学学生的心态要么绷得太紧,要么过于放松,结果都是过犹不及。
理想的游学,应当是张弛有道的。无论是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还是历史遗迹,学生没必要穷于应付知识文本,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取得超越知识的收获。检验游学成果的标准,不在于完成一套试题,在社会实践表格的空白处打钩,而在于完善世界观,养成健全的思维能力,进而推动崇文重教的理性社会的成长。
(作者系黄金赌城娱乐青年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