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村宝” 为乡村种下文化良种
“我以前在江苏做婚礼演出,这次能作为‘村宝’为乡亲们演出,很高兴。我准备把生意带回老家来做。”12月8日,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芒种桥乡党洼村的“寻找村宝”河南省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现场,33岁的党洼村村民刘波一下台就被村民们围住,要向他学习唱歌、主持和舞台表演技巧。
党洼村“寻找村宝”活动仅是河南虞城“寻找村宝”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8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启动“寻找村宝”河南省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寻找村宝”活动),虞城县是试点之一。借助活动的影响和平台,虞城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文化队伍,探索了“基层文化带头人带动基层文化,基层文化促进基层和谐”的基层文化发展新途径,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村宝”会念经
“虞城县乔集乡有杂技之乡的美誉,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们把挖掘杂技‘村宝’、培养‘村宝’作为拉动乡村振兴的‘头马’。现在多个会演杂技的‘村宝’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12月8日,在乔集乡“寻找村宝”活动现场,该乡党委书记王琪告诉记者。
“上到九十九,下到才会走,刘楼杂技人人有一手。”乔集乡刘楼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杂技村”,刘楼村杂技于2012年被列入虞城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19年8月“寻找村宝”百场公益活动在虞城开展以来,刘楼许多杂技专业人才不断被发掘,成为“村宝”。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刘楼村成立了农民杂技协会,在“村宝”刘世生的带领下,该村组建了9个杂技大团体,25个杂技演出小队、100多名杂技专业户。每年演出1000多场,服务群众40多万人次,吸引大批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截至目前,刘楼村有近70%的人从事杂技、旅游或相关产业。村民们怀揣绝技走遍全国,不仅给人们带去了欢乐,也助力了乡村振兴。
刘楼村“村宝”的致富经能念得顺,与虞城在“寻找村宝”活动中加强领导密不可分。活动伊始,虞城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活动领导小组,全县25个乡镇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的活动小组。县文化馆负责全县“寻找村宝”活动的统筹安排;乡镇文化站负责“寻找村宝”活动的荐“宝”、赛“宝”活动。各乡镇还招募了文化志愿者;各行政村加大宣传力度,挖掘了一批热心群众文化、扎根乡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村宝”。
让“村宝”成为有力抓手
虞城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葛占峰介绍,虞城县把“寻找村宝”活动作为创新基层文化的基础工程来抓。为保障“寻找村宝”活动100场顺利完成,虞城县给予资金支持,为全县100个村免费提供舞台布置、音响及活动策划。各乡镇也对个别活动经费不足的行政村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此外,虞城县号召、组织全县文化志愿者团队、三区文化支持人才、书画志愿者服务队等文艺骨干,组成25个艺术支援小组,分赴25个乡镇,协助“寻找村宝”活动的策划、编排等,挖掘特色文化,确保节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反映新时代农村风貌及农民风采,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通过活动的举办、观摩会和文化志愿者培训会等,虞城县促使各乡镇努力实现“五个一”,即培育一支能够帮助、辅导、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志愿者队伍;推出一批能够扎根乡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村宝”;建立一套能够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把“送”文化上升为“种”文化和“创”文化的乡村;选拔一批有工作经验、有专业特长、能独立开展工作的文化志愿者和“村宝”到基层开展“教你一招”的文艺培训活动。
“村宝”“种文化”常在乡
有“妇女文艺队长”之称的孟祥宾凭借舞狮表演被评为乔集乡杨庄村的“村宝”。她说:“这次被评为‘村宝’,俺很高兴,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现在我带领在家留守的妇女组成舞狮队、舞龙队、广场舞队,在当地小有名气,方圆几十里的村民家有喜事都请我们去演出。能给家乡人演出并带动家乡人致富,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自“寻找村宝”活动开展以来,虞城县25个乡镇在活动中招募文化志愿者5000多名,开展“寻找村宝”活动75场,选出“村宝”120余名;培育包括“村宝”在内的基层文化人才3000多名,举办新时代广场舞、军乐队、腰鼓、秧歌、盘鼓、摄影、书法等艺术门类培训200多场次;农民文艺团队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虞城县目前成立的村级农民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农民戏迷协会、农民书法协会、新时代广场舞协会等文化志愿服务团队620个,这些队员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达到了“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创造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目的。
另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寻找村宝”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全省通过推荐“村宝”、展示“村宝”、宣传“村宝”和赛出“村宝”,为乡村“种下文化良种”,为深入挖掘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传承乡村文明找到了可贵的路径。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