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鼓王”眼中的京剧之美
五一劳动节之际,96岁的著名鼓师王玉璞亮相上海京剧院举办的线上音乐会,为京剧演员史依弘伴奏。
有着“鼓王”之称的王玉璞曾与周信芳、盖叫天、郭玉昆、梅葆玖等几代京剧名家合作。在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他这样讲述他所理解的京剧艺术。
与梅派的缘分特别深
4月30日,上海京剧院一场名为《音韵》的主题音乐会在抖音、B站和微博进行直播。当96岁的王玉璞出场时,叫好与致敬的弹幕瞬间刷屏。
王玉璞身着西装,系着红领带,为京剧演员史依弘奏响了《穆桂英挂帅》中“捧印”一折的鼓点。尽管那日的演出没有带上身段,但王玉璞依然按照正式舞台演出的版本打了经典的“九锤半”,用跳跃感极强的切分节奏展现穆桂英思想转变的复杂过程。
这辈子打过多少回《穆桂英挂帅》,王玉璞早就数不清了,但20年前与梅葆玖的合作,他至今难忘。
1990年,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文化部组织北京、上海、天津各京剧团赴香港演出,梅葆玖出演全本《穆桂英挂帅》。演出前夕,常年合作的司鼓裴世长因身体原因无法演出。梅葆玖立即想到了王玉璞——那位在他15岁时就为他打过《玉堂春》,后来又合作过《生死恨》的优秀鼓师。
“到‘捧印’九锤半那场,我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元素在起作用,我的情绪被他(王玉璞)的鼓带起来了,这种默契在其他的舞台剧形式中是没有的——台上就我一个人,打击乐和我的表演完全融为一体。王玉璞先生手腕力冲,技术精到,平稳朴素,尺寸准确,调动场面,烘托气氛,功力独到。他掌握了我表演的情绪,控制了剧情发展的节奏,非常难能可贵。”2007年,梅葆玖曾撰文回忆当年与王玉璞合作的往事。
“我和各大京剧流派、各路名角都合作过,但与梅派的缘分特别深。除了梅葆玖外,我为顾正秋、白玉薇、李胜素等梅派演员都打过鼓。”王玉璞告诉记者,“不懂梅派的人,可能会觉得梅派艺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它内在的东西很深。”
不当演员,就学“场面”
王玉璞在上海生活了70余年,但一开口依旧是地道的北方话。他出生于辽宁丹东的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是京剧演员。从7岁起,王玉璞每天清晨的功课就是撕腿、下腰、练毯子功……“那时候真是边哭边练啊。”
10岁那年,王玉璞的背上长了一个疖子,无法再练功的他整日在后台玩,有时候也会打几下锣鼓。何福亭老师看中他是打鼓的好苗子,便提出收他为徒。父亲答应了,他对王玉璞说:不当演员,那就好好学“场面”吧。
“场面”是京剧乐队的俗称。过去,乐队大多是坐在舞台上的,有的是坐在上场门的位置,有的是坐在下场门的位置,也有的坐在演员的后方。
京剧的“场面”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的乐器有拉弦乐、弹拨乐和吹管乐,而“武场”主要就是打击乐。
小锣、铙钹、大锣和鼓是最重要的打击乐器。王玉璞把学习这几件乐器的过程形容为“升级”,只有学会了前3样,才能进阶到鼓,因为鼓师就好比京剧乐队的指挥,他们不用指挥棒,而是用鼓点子指挥整个乐队。
小锣打了两三年,王玉璞开始练习铙钹。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打一天小锣能挣7角钱,打一天铙钹能挣一块钱。他没有学过大锣,直接“跳级”学打鼓。刚入行的鼓师都得为演出“效力”,也就是义务打鼓,从开锣戏打起。
王玉璞16岁那年,著名武生演员郭玉昆来沈阳演《林冲夜奔》,戏到中途,鼓师突然病倒。那时候的演出,锣鼓从来不能停。“老先生知道我会打鼓,就叫我赶紧坐上去打,我只好硬着头皮打。”演出之后,王玉璞一鸣惊人,郭玉昆提出与他合作。
“傍角儿”生涯就此开始了。上世纪40年代,王玉璞随郭玉昆来到上海。“那时候的上海,京剧演出非常火爆,天蟾舞台、共舞台、大舞台、黄金赌城娱乐大戏院四大京剧舞台几乎夜夜爆满。”在上海这座“大码头”,王玉璞不仅练就了精湛的技艺,也获得了与不同流派名家合作的机会。
打鼓费脑子,还得“玩命”
在京剧艺术中,司鼓不只是打节奏那么简单。用王玉璞的话来说,是要和演员一起进到戏里去的。“比如《挑滑车》,那是最有名的武戏之一,打到激烈的地方,我们是要和演员一起‘玩命’的。”如果说打武戏考验的是鼓师手上的力度,以及与演员之间紧密的配合,那打文戏就更有讲究,“文戏是静中有动,不精心就会水。”
司鼓还得要有统领全局的能耐。在鼓的领奏下,伴奏必须准确地配合演员的唱、念、做、打。京剧是多种艺术高度综合而成的戏剧艺术,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音乐与表演的综合,而司鼓是音乐与表演的综合中很关键的纽带。“京剧舞台上没有导演,导演就是鼓师,演出的时长、台上台下情绪的调动,都离不开乐队、离不开鼓师。”王玉璞说,“在台上,还得随机应变,有时候演员突然忘词了,我们得想办法把节奏给带过去,尽力弥补,不让观众感觉出来。”
司鼓是一件“费脑子”的事。新黄金赌城娱乐成立前,京剧伴奏尤其是武场伴奏几乎没有谱子,音乐与节奏全在乐师的脑子里。他们不仅要记住自己的打法,还得记住乐队的打法,更重要的是,全剧的剧情、不同演员的唱腔、身段、特点都得熟记于心。
梨园有一句行话:演员不会唱的戏可以不唱,但打鼓的不能说不会。王玉璞一辈子都在看戏、学戏。年轻时,他喜欢“串班”看别人的“场面”。“那时候看戏不是为了玩,而是看别人怎么打。只要是我没见过的戏,我都爱看,文武戏的打法是不同的,我一边看戏,一边记戏。”脑子里究竟记了多少戏,王玉璞自己也算不上来。从艺几十年,不同流派、不同演员的特点,他都烂熟于胸。“同样一出戏,梅兰芳和程砚秋的演唱、身段完全不一样,韵味不一样。什么派,用什么打法,心里必须有底。”
不断创新招,才有生命力
“没想到,我今年96岁,也赶了一回时髦,在年轻人喜欢的网站上露了一手。”谈到这次的线上直播演出,王玉璞特别兴奋。
司鼓80多年,王玉璞经常“赶时髦”。在他看来,京剧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练绝活、创新招。
3年前,九十多岁的他参与了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喝彩中华》,在电视镜头前为一位5岁男孩打鼓。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跨界参与了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的配乐。京剧锣鼓在这部经典之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有不少打击乐配音就出自王玉璞之手。
2001年,新编京剧《大唐贵妃》亮相第三届黄金赌城娱乐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梅葆玖的邀请下,王玉璞从香港回到上海参与《大唐贵妃》的演出。他非常赞同梅葆玖“京剧发展要老中见新,新中有根”的观点。
“《大唐贵妃》取材于梅派经典剧目《太真外传》,虽然保留了一些老的唱腔,但戏剧结构不一样,演员多了,舞台也放大了。那次演出我印象很深,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京剧乐队如何与交响乐伴奏融为一体。”王玉璞说,“过去,打鼓的就是指挥。我不用开口,我打出来的,乐队和演员就得认。后来伴奏变成中西合璧了,鼓师与交响乐队的指挥就得互相配合,我听你,你听我,我看你,你看我,大家凑在一道。”
梅葆玖先生曾经这样回忆:“《大唐贵妃》的演出中有大段的反二黄,靠的是鼓板控制节奏,尤其是融合了交响大乐队,没有火候是难以胜任的。最为感人的是2003年在北京的演出,那时正值非典横行,连看戏的人都戴上了口罩,可王玉璞先生仍旧是那么文文静静、平平淡淡,非常值得尊敬。”
对于京剧的未来,王玉璞颇有信心:“过去,上海就一直是出新戏的地方,《狸猫换太子》《封神榜》等新戏都出在上海,演员们一直在努力为观众创造新鲜的看点。现在有一批中青年演员都很优秀,相信他们能接好班,使京剧在传承中呈现出新的面貌。”
(责任编辑: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