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水”牛招摇上市
CCTV每周质量报告主持人:很多人都熟悉古时候庖丁解牛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叫丁的厨工宰牛的技术非常高超,他肢解牛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非常和谐,就像是一曲音乐一样的美妙。庖丁解牛的神妙让人叹服,也成了后来者学习的榜样。最近我们的记者去江苏的太仓、昆山一些肉牛屠宰场采访,他们没有看到庖丁解牛般纯熟的技艺,倒是看到了另一种娴熟的功夫,那就是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把300公斤的肉牛增种到360公斤以上。
江苏省苏州市所辖的太仓市和昆山市是当地重要的肉牛屠宰基地,春节前夕,记者在这里调查时发现了一件怪事,当地的一些屠宰场把宰杀后的牛肉分成两种,一种叫“干货”,另一种叫“水货”,其中“水货”占了不小的比例。
记者:你现在的主要是水货?
工人:这都是水货。
在太仓市浏河镇最大的一家屠宰场,老板告诉我们,他这里“干货”很少,主要加工“水货”。生产“水货”要经过两道特殊的工序。在屠宰间里记者看到,工人把牛宰杀后没有马上进行剥皮、净膛和分割,而是在牛肚子上划开了一道口子。在宰好的牛的旁边还放着很多水管,有的水管前连着一根铁管,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记者:这根管子前面怎么前面还插着一个铁的东西?
工人:冲洗地啊。
记者:冲洗地这管子是冲洗地的。
工人:是。
工人说,这些水管是用来冲洗车间的,然而记者注意到,除了冲洗车间外,这些水管又派上了别的用场。一名工人把带铁管的水管插进了牛的肚子里。
记者:这管子插进去是干什么?
工人:洗牛肚子,把里面洗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