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剑指国内第一方阵 湖北十二五文化跨越式发展
湖北文化产业逐渐进入收获期
“十二五”期间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 正当其时
湖北省是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近几年的体制改革和发展,恰逢中部崛起的大好良机,我省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势不可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纵论文化发展前景,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人才团队打造核心竞争力
我省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炎帝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红色文化、编钟文化、茶文化、孝文化等等数不胜数,是公认的文化大省。但如何从文化大省跃至文化强省、实现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依靠人才培植文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熊召政认为:文化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人才的竞争,而跨越重在人才和作品。“作为文化市场主体的作家、艺术家,自身要有创造性,要有精品意识,要摈弃浮躁,拒绝庸俗,要有创作激情,有忧患和担当,能啃硬骨头,坐冷板凳,潜心创作精品。”
团队人才对于文化跨越意义非凡,省政协委员、省艺术研究所所长胡应明对此也深有感触。“湖北历来不缺人才,‘惟楚有才’也早有历史。但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打造人才团队是未来我省实现文化事业跨越式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胡应明呼吁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基础建设打造群众舞台
“不久前,文化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省政协委员、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付群刚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消息。“十一五”期间,我省在文化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也相信在‘十二五’期间能取得更大成就。文化的跨越发展应当让老百姓有切身感受,这就要求在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舞台。”
据付群刚介绍,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承担着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辅导、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等诸多职能。但其目前的场馆设施,却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建议在未来发展中,加大对省群艺馆和各级文化场馆的投资建设。
对此,省政协常委、省文联主席沈虹光深有同感:作为公益性质的各级文化事业单位,在服务党和政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保护传承民间与地方艺术等诸多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她建议完善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解决乡镇文化站干部编制,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提速,保留县级剧团队伍。
厚积薄发呼唤文化跨越
“湖北省原本就是文化大省,经过近几年的体制改革和发展努力,众多文化产业逐渐进入收获期。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正当其时,对此我们也很有信心。”省政协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在谈到未来文化发展时表示。
据了解,我省去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0亿元,年增长27%,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产值已经接近我省总产值的5%,正在跻身支柱产业。“仅以电影院线为例,去年我省的电影票房收入是4.5亿元,名列全国第七,比前年上升了三位。”
在谈到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时,陈连生表示:不仅要做好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还要整合我省的文化资源。“我省的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却很分散。五指分散,没有力量。只有指头并拢,才能形成拳头,威力巨大。”据介绍,目前长江出版、知音传媒等文化品牌正在大力推进上市,华中文化产权交易也已挂牌成立,将为文化企业打造新的融资平台。
针对我省的文化特点,陈连生还提出了几个善于:善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善于“珠联璧合”——整合资源形成优势;善于“小题大做”——拉长产业链条;善于“无中生有”——创意发现商机;善于“点石成金”——包装改造,化腐朽为神奇。 (来源:荆楚网 记者饶超)
(责任编辑:张慧敏)